諭的笔顺
諭的意思
諭谕
yùㄩˋ基本解释
◎见“谕”。
详细解释
动
1.告知、晓喻。
《淮南子•泛论》:“教寡人以道者击鼓,谕寡人以义者击钟,告寡人以事者振铎。”《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美中兵。”
2.明白、了解。
《荀子•儒效》:“其言多当矣,而未谕也。”
3.表明。
《淮南子•主术》:“衰绖菅屦,辟踊哭泣,所以谕哀也。”唐•柳宗元〈答元饶州论政理书〉:“必劳申谕,乃得悦服。”
4.比喻、比拟。
《战国策•齐策四》:“请以市谕,市朝则满,夕则虚,非朝爱市而夕憎之也,求存故往,亡故去。”
名
1.上对下的命令告语。
《北史•卷二二•长孙嵩传》:“上遣平持节宣谕,令其和解。”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十出》:“若肯发一手谕,必能退却。”
圣谕。
2.姓。如汉代有谕瑮。
諭谕
yùㄩˋ諭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言部
武英殿刻本: 第2797頁,第9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71頁,第3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45頁,第16字
音《唐韻》:羊戍切;《集韻》、《韻會》:兪戍切,𡘋音裕。
《說文》:吿也。
《類篇》:曉也。
《韻會》:及其未悟,吿之使曉。
《榖梁傳・桓六年》:修敎明諭國道也。
《禮・祭義》:諭其志意。〔疏〕使祝官啓吿鬼神,曉諭鬼神以志意。
《周禮・秋官》:訝士掌四方之獄訟,諭罪𠛬于邦國。〔註〕吿曉以麗罪,及制𠛬之本意。〔疏〕諭爲曉,故曰吿曉。
《戰國策》:寡人諭矣。〔註〕諭,曉也。
《呂覽・離謂篇》:言者以諭意也。
《淮南子・主術訓》:衰絰菅屨,辟踴哭泣,所以諭哀也。〔註〕諭,明也。
例又,《玉篇》:譬諭也。
《前漢・賈誼傳》:誼追傷屈原,因以自諭。〔師古註〕諭,譬也。
例又,《廣雅》:諫也。
例又,官名。
《唐書・百官志》有左右諭德。
例又,縣名。
《晉書・地理志》:新諭縣,屬荆州安成郡,吳置。
《唐書・地理志》:招諭縣屬錦州,垂拱三年置。
音又,姓。
《廣韻》:東晉有諭歸,豫章人,撰《西河記》。何承天云:音樹。
音又,《玉篇》:他口切,偸上聲──誘也。
例《集韻》或作喩。
注解
〔諭〕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諭〕字拼音是yù,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訁、俞。
〔諭〕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ù] ⑴ 见“谕”。
諭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三上反切羊戍切頁碼第69頁,第28字續丁孫
諭
異體諭
告也。从言兪聲。
附注嚴章福校議議:「《史記・朝鮮傳》索隱引作『曉也』。余謂大徐『告』字必非無本,疑『諭』下當作『告曉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五反切玄遇反頁碼第196頁,第2行,第1字述
告也。從言俞聲。
鍇注臣鍇曰:「及其未悟,告之使暁,若先諭之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三上反切羊戍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362頁,第2字許惟賢第162頁,第10字
告也。
段注凡曉諭人者,皆舉其所易明也。《周禮》掌交注曰:諭,告曉也。曉之曰諭。其人因言而曉亦曰諭。諭或作喻。
从言。俞聲。
段注羊戎切。四部。
諭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138頁,第10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96頁,第6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159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93頁,第22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89頁,第8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308頁,第5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533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1267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461頁,第3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56頁,第26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94頁,第7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707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2920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429頁,第3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93頁【崇文】第76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269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二冊,第737頁,第2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252頁,第6字 |
諭字的翻译
- proclaim, instruct; edict
- anordnen, bestellen , Yu (Eig, Fam)
- ordonner, instructions, proclamer
諭的字源字形
春秋 玉书 侯马盟书
楚〔战国〕 简 包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