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的笔顺
鯽的意思
鯽鲫
1jìㄐㄧˋ基本解释
◎魚名。本作“𩺀”。鯽魚。身體側扁,頭部尖,背脊部隆起,尾部較窄,背灰褐色或黃褐色,腹部銀白色。我國各地淡水均產,肉味鮮美,是一種常見的食用魚。《説文•魚部》“𩺀,魚名。” 清段玉裁注:“或作鯽。”
详细解释
名词
◎鯽魚,亦稱“鮒” crucian carp。魚名,體側扁,中稍高,頭部尖,尾部較窄。背面青褐色,腹面銀灰色。生活在淡水中。方言又稱“鯽瓜子”、“鯽瓜兒”
鯽鲫
2zéiㄗㄟˊ基本解释
◎同“鰂”。烏賊。《説文•魚部》:“鰂,烏鰂,魚名。鯽,鰂或從即。”
详细解释
名
◎动物名。鲤目鲤科。形似鲤,脊隆起,头口皆小,无须。腹大,白色,背青褐色。骨多,味美。较鲤鱼耐寒。产于淡海中。为常见的食用鱼。
鯽鲫
jìㄐㄧˋ详细解释
◎鱼名。即鲫鱼。体侧扁,形似鲤,口部无须。体色及体型经人为淘汰及自然环境的支配,变种和变型极多,如金鱼即鲫鱼经过长期人工选育而成的变种。分布于欧、亚二洲,杂食性,生活力极强,为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和养殖鱼类。
鯽鲫
jìㄐㄧˋ鯽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中 部首:魚部
武英殿刻本: 第3529頁,第20字
同文書局本: 第1474頁,第6字
標點整理本: 第1471頁,第28字
音《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資昔切,音積──與𩺀同,魚名。
《本草》:形似鯉,色黑,體促,腹大。脊隆。杜甫詩:鮮鯽銀絲膾。
音又,《廣韻》:子力切;《集韻》:節力切,𡘋音卽──義同。
音又,《集韻》:疾則切,音賊。
《說文》鰂,或从卽作鯽。詳鰂字註。
注解
〔鯽〕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中,康熙部首是魚部。
〔鯽〕字拼音是j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魚、即。
〔鯽〕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ì] ⑴ 魚名。本作“𩺀”。鯽魚。身體側扁,頭部尖,背脊部隆起,尾部較窄,背灰褐色或黃褐色,腹部銀白色。我國各地淡水均產,肉味鮮美,是一種常見的食用魚。《説文•魚部》“𩺀,魚名。” 清段玉裁注:“或作鯽。”㈡ [zéi] ⑴ 同“鰂”。烏賊。《説文•魚部》:“鰂,烏鰂,魚名。鯽,鰂或從即。”
鯽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昨則切頁碼第388頁,第25字續丁孫
鰂
烏鰂,魚名。从𤋳則聲。
鯽
鰂或从卽。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二反切殘忒反頁碼第941頁,第3行,第1字述
烏鰂也。從魚則聲。
反切………頁碼第941頁,第3行,第2字述
鰂或從即。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昨則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2316頁,第2字許惟賢第1008頁,第1字
烏鰂魚也。
段注四字句。烏俗本作鰞。今正。陶貞白云:是𪇰烏所化。其口腹猶相似。腹中有墨。能吸波潠墨。令水溷黑自衞。劉淵林云:腹中有藥。謂其背骨。今名海鰾鮹是也。
从魚。則聲。
段注昨則切。一部。《吳都賦》作賊。他書作鱡。
鰂或从卽。
段注此乃俗鰂字。以卽聲古音在十二部也。今人用爲𩺀魚字。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今烏賊當作鰂。
烏鰂魚。
或[作]鯽,烏鰂(今俗作賊)魚也。
鰂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768頁,第2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981頁,第5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738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510頁,第2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461頁,第10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695頁,第2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2868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5740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466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05頁,第18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490頁,第7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080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1453頁【補遺】第17744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863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015頁【崇文】第4057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662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476頁,第13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398頁,第1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1075頁,第3字 |
鯽字的翻译
- Carassius auratus, crucian carp
- carpe bâtarde, perche de sable
鯽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