𥆳
字义 反馈

𥆳

复制

ㄉㄨ

目部 共12画 上下结构 U+251B3
汉语字典

目部

12画

7画

上下结构

du

YAUH

IFBU

SESL

251B3

[413442425111]

𥆳字概述

折叠展开

〔𥆳〕字拼音是dū 部首是目, 总笔画是12画。

〔𥆳〕字是上下结构

〔𥆳〕字仓颉码是IFBU 五笔是YAUH 郑码是SESL

〔𥆳〕字的UNICODE是251B3。 十进制为151987,UTF-32:000251b3,UTF-8:F0 A5 86 B3。

〔𥆳〕字的异体字是

𥆳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ㄉㄨ

基本解释

”的俗字。

𥆳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目部

武英殿刻本: 第1938頁,第8

同文書局本: 第810頁,第31

標點整理本: 第768頁,第8

唐韻》:冬毒切;《集韻》、《韻會》、《正韻》:都毒切,𡘋音篤。
說文》:察也。
廣韻》:率也、勸也。
增韻》:催趨也。
正韻》:董也。又,敕戒也。
前漢・車千秋傳》:宜有以敎督。
唐書・裴度傳》:請身督戰。

又,《說文》:目痛也。

又,《爾雅・釋詁》:正也。
左傳・僖十二年》:謂督不忘。〔疏〕謂管仲功德正而不忘也。

又,《增韻》:責也。
史記・項羽紀》: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註〕督,責也。

又,考也。
韓非子・揚權篇》:督參鞠之。〔註〕考驗盡之也。

又,中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註〕督旁之脩。〔疏〕中央爲督,所以督率兩旁。
莊子・養生主》:緣督以爲經。〔註〕督,中也。謂中兩閒而立,俗所謂騎縫也。
六書故》:人身督脈當身之中,貫徹上下,故衣縫當背之中,達上下者,亦謂之督。別作裻。

又,《奇經攷》:督者,都也,督脈爲陽脈之都綱。

又,家督,長子也。
史記・越世家》:朱公長男曰:家有長子曰家督。

又,大將曰督。
後漢・郭躬傳》:軍征校尉,一統於督。

又,督郵,督護,都督,皆官名。

又,地名。
左傳・成十六年》:我師次于督揚。〔註〕卽祝柯縣,今屬濟南郡。又,《史記・燕世家》:荊軻獻督亢地圖於秦。〔註〕督亢,燕地。徐廣曰:涿有督亢亭。

又,姓。望出巴郡,晉有督戎。

又,通作篤毒竺。
書・微子之命》:曰篤不忘。〔孔傳〕篤,厚也。本又作竺。
左傳》謂篤不忘。林註謂督厚不可忘也。
前漢・張騫傳》:身毒在大夏東南。李奇曰:一名天篤。師古曰:今之天竺,蓋身毒,聲轉爲天篤,篤省文作竺,又轉爲竹音。
後漢・杜篤・論都賦》:摧天督。〔註〕卽天竺國。按,此是督與篤、竺、毒古𡘋通。

注解

〔督〕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目部

〔督〕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叔、目,五行属

〔督〕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目,叔声。本义是察看督促,监督。

〔督〕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dū] ⑴ 察看;监管⑵ 责罚⑶ 古代将官名

𥆳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1查字网整理。𥆳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𥆳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四上反切冬毒切頁碼106頁,第13

異體𥆳

督察也。一曰目痛也。从目叔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七反切得酷反頁碼279頁,第1行,第3

督察也。從目叔聲。一曰目病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四上反切冬毒切古音第三部頁碼531頁,第2許惟賢238頁,第5

督察視也。

段注視字依師古《漢書》注補。凡師古引《說文》多有不言《說文》曰者。《車千秋傳》。詔丞相御史督二千石求捕。又曰:宜有以敎督。按六經但言董。董卽督也。督者,以中道察視之。人身督脈在一身之中。衣之中縫亦曰督縫。

从目。叔聲。

段注冬毒切。三部。𣜩省作督。

一曰目痛也。

段注鍇本痛作病。誤。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衣服後縫曰裻,今言督脈即裻字。督,察視也。

督脈乃裻之假借,衣後縫之中也,引申為督脈。《荆軻傳》「獻督亢地圖」。背中曰裻,當前喉中曰亢,猶言腹背也,燕之中心地也。

衣之後縫,乃裻之借。引申為督脈。又引申為督亢者,首尾脈絡也。督亦裻之借。裻,脈也;亢,頸前脈絡也。

察視也。督脈(即脊髓神經)=裻,裻,衣後縫也。故督縫亦=裻縫。

字形解说

甲骨文或作「」,從又(手)、從土、從日,像木樁,下四點為日影。整體字形表示手持木樁立於土上以測日影的樣子。甲骨文又作「」,省略「又」,然構字之意並無不同。篆文字形則改日為「目」、改又持木樁之形為「叔」,而為從目、叔聲的構形。「目」為人眼,作為形符,表示義與眼睛視物有關。相較於甲骨文,篆文則突顯以目視物之義。「叔」之甲骨文作「」、金文作「」,正像以手持木橛插於地上以見日影之形。則「目」、「叔」相合,也表示以手持木樁立於土上以測日影之意,與甲骨文形構之意並無二致。隸書字形則將篆文的「目」改為「日」,也表示日影。楷書則和篆文同形。在六書中,甲骨文字形屬於會意附加實像,篆文、隸書及楷書字形則屬於形聲兼會意。

督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07頁,第16字
2陳昌治本第284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223頁
4說文校箋第140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133頁,第22字
6說文今釋第474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813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190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687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83頁,第31字
11標注說文第137頁,第16字
12說文注箋第1030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3859頁【補遺】第16572頁
14通訓定聲第1139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277頁【崇文】第1105頁
16說文句讀第399頁
17說文新證第267頁,第2字
18章授筆記第152頁,第1字
19古字詁林第三冊,第824頁,第3字
20古字釋要第358頁,第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