貉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中 部首: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874頁,第18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01頁,第13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77頁,第24字
音《集韻》、《韻會》、《正韻》𡘋曷各切,音鶴──本作貈。
《正字通》:貉似貍,銳頭,尖鼻,斑色,毛深厚溫滑,可爲裘。
《墨客揮犀》:貉狀似兔,性嗜紙,人或擊之,行數十步,輒睡,以物擊竹警之,乃起,既行復睡。
《詩・豳風》:一之日于貉。〔箋〕往搏貉,以自爲裘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貉踰汶則死。
《淮南子・修務訓》:貛貉爲曲穴。
例又,蟲名。
《爾雅・釋蟲》:國貉,蟲蠁。〔註〕今呼蛹蟲。
音又,《廣韻》:下各切,音涸──義同。
音又,《唐韻》、《集韻》、《韻會》𡘋莫白切,音陌。
《說文》:北方豸種。
《五經文字》:貉,經典相承作蠻貊。
《周禮・夏官・職方氏》:四夷八蠻七閩八貉。又,〈秋官〉貉隷〔註〕:征東北夷所獲,選以爲役員。
《公羊傳・宣十五年》:寡乎什一,大貉小貉也。
《孟子》:子之道,貉道也。〔註〕貉,在荒服者也。貉之稅二十而取一。
例又,《爾雅・釋詁》:貉,縮綸也。〔註〕綸,繩也。謂牽縛縮貉之。
音又,《集韻》:末各切,音莫。
《爾雅・釋詁》:靜也。
音又,《集韻》、《正韻》𡘋莫駕切──同「禡」。
《周禮・春官・肆師》:凡四時之田獵,祭表貉則爲位。〔註〕貉,師祭也。
《爾雅・釋天》:是禷是禡。〔疏〕禡,《周禮》作貉;貉又爲貊字,古今之異也。
注解
〔貉〕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豸部。
〔貉〕字是多音字,拼音是hé、háo、mò,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豸、各,五行属水。
〔貉〕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豸( zhì ),长脊的野兽,各声。本义是一种野兽,通称“貉子”,也叫“狸”。
〔貉〕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hé] ⑴ 哺乳动物,外形像狐,穴居河谷、山边和田野间;杂食鱼、鼠、蛙、虾、蟹和野果、杂草等,皮很珍贵㈡ [háo] ⑴ 义同(一),用于“貉子”、“貉绒”。㈢ [mò] ⑴ 同“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