櫱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337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561頁,第33字
標點整理本: 第508頁,第20字
古文: 𣎴
音《唐韻》、《集韻》𡘋魚列切,音孽。
《說文》:伐木餘也。
〇〔按〕《說文》𣡌本字𣎴,古文。櫱𣕀,重文。
《韻會》、《正韻》俱从艸。
《今文尚書・盤庚》由蘖、《詩・商頌》三蘖、《孟子》萌蘖,俱作櫱。
音又,《唐韻》:五葛切,岸入聲──義同。
例又,姓。
《姓苑》:東莞人,本姓薛,避仇攺爲櫱。
音又,叶逆約切,音近虐。蘇軾〈園中草木〉詩:牽牛獨何畏,詰曲自牙櫱;走尋荆與榛,如有夙昔約。
注解
〔櫱〕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櫱〕字拼音是niè,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辥、朩。
〔櫱〕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niè] ⑴ 同“蘖”。树木砍去后重生的枝条。后泛指事物始生。《廣雅•釋詁一》:“櫱,始也。”⑵ 同“𧕏(蠥)”。禽兽虫蝗之怪。《集韻•𧀼韻》:“𧕏,《説文》:‘衣服謌謡艸木之怪謂之䄏,禽獸蟲蝗之怪謂之𧕏。’或作櫱。”⑶ 通“孼”。罪恶;灾殃。《廣雅•釋詁三》:“櫱,辠(罪)也。”
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1查字网整理。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