衽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下 部首:衣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67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13頁,第3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88頁,第4字
音《唐韻》、《正韻》:汝鴆切;《集韻》:如鴆切,𡘋音妊。
《類篇》:衣襟也。揚子《方言》:褸謂之衽。
《釋名》:衽,襜也,在傍襜襜如也。
《禮・玉藻》:衽當旁。〔註〕衽,謂裳幅所交裂也。
例又,《禮・曲禮》:請衽何趾。〔註〕衽,臥席也。
《周禮・天官・王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註〕衽席,單席也。
例又,《禮・檀弓》:棺束,𦄲二,衡三,衽每束一。〔疏〕小要也,其形兩頭廣,中央小也,既不用釘棺,但先鑿棺邊及兩頭合際處,作坎形,則以小要連之,今因漢時呼衽爲小要也。又,屈原〈離騷〉:跪敷衽以陳辭兮。〔註〕衽,衣前也。
例又,《博雅》:衽、裀、袾、𧘏,裑也。
音又,《集韻》:忍甚切,音稔──義同。
例又,《類篇》或作𧙨,通作袵。
注解
〔衽〕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下,康熙部首是衣部。
〔衽〕字拼音是rè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衤、壬,五行属金。
〔衽〕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衣,壬声( rén )。本义是衣襟。
〔衽〕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rèn] ⑴ 衣襟:“连~成帷”。敛~。⑵ 衣袖。⑶ 古代睡觉时用的席子
衽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1查字网整理。衽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