蝨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中 部首:虫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11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90頁,第19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64頁,第15字
音《唐韻》:所櫛切;《集韻》、《韻會》、《正韻》:色櫛切,𡘋音瑟。
《說文》:齧人蟲也。
《抱朴子・塞難》:蝨生於我,而我非蝨父母,蝨非我子孫。
《淮南子・說林訓》:大廈既成,燕雀相賀;湯沐既具,蟣蝨相弔。
《前漢・項籍傳》:搏牛之蝱,不可以破蝨。
例又,沙蝨。
《博雅》:沙蝨,𧍲𧐗也。
《本草》:所在皆有之,雨後,人晨昏踐沙必著人,如毛髮刺人便入皮裏。
例又,牛蝨,在牛身上。
例又,豕蝨。
《莊子・徐無鬼》:濡需者,豕蝨是也。
例又,狗蝨。韓愈詩:靈麻撮狗蝨。〔註〕靈麻,今胡麻,狀如狗蝨。
《本草》云:一名狗蝨。
例《集韻》亦作𧋜。
《干祿字書》:俗作虱。
《六書正譌》:从䖵、从卂。卂卽迅字,疾也;蝨行疾,會意。俗作虱,非。
注解
〔蝨〕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中,康熙部首是虫部。
〔蝨〕字拼音是shī,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卂、䖵。
〔蝨〕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hī] ⑴ 寄生在人、畜身上的一種小蟲,吸食血液,能傳染疾病⑵ 喻寄生作惡的人或有害的事物
蝨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1查字网整理。蝨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