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上 部首:二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6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87頁,第13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頁,第16字
音《唐韻》、《集韻》𡘋衣駕切,鴉去聲。
《說文》:𨢄也,象人局背之形。
例又,《爾雅・釋詁》:亞,次也。〈蜀志〉:諸葛亮管簫之亞。
例又,《增韻》:少也。
《廣韻》:就也。
例又,姻亞,壻之父曰姻,兩壻相謂曰亞。
《詩・小雅》:瑣瑣姻亞,則無膴仕。別作婭。
音又,《集韻》、《正韻》𡘋於加切,音鴉。
《前漢・東方朔傳》:伊優亞者,辭未定也。
例又,趙古則曰:物之岐者曰亞。俗作丫、椏。
音又,《正韻》:烏落切。
《正譌》與堊同,塗飾牆也。
例又,與惡同。
《史記・盧綰傳》綰孫他人封亞谷侯㊟,《漢書》作惡谷。
《語林》:宋人有獲玉印,文曰周惡夫印。劉原父曰:漢條侯印,古亞、惡二字通用。
例又,與滹通。滹沱,《禮・禮器》作惡池,秦〈詛楚文〉作亞駝。
例又,與稏通,稻也。
《韻會》:䆉稏通作罷亞。
例又,郝敬《讀書通》:壓通作亞。杜甫〈上巳宴集〉詩花蕊亞枝紅,又〈人宅〉詩花亞欲移竹,𡘋與壓同。
例《字彙》:《正譌》云亞本涂飾字,餘皆借義;既爲借義所奪,小篆遂从土作堊字,又从心作惡字以別之。亞、堊、惡本一字,秦〈詛楚文〉以亞駝代滹沱,則因聲借用明矣。
〇〔按〕《字彙》說是,但俗既習用,借義已久,姑載本義於後,以備一字原委云。
注解
〔亞〕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上,康熙部首是二部。
〔亞〕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ā、yà,上中下结构。
〔亞〕字造字法是象形。小篆作「亞」。許慎認爲像人駝背形。甲骨文一說像花邊形。本义是醜。
〔亞〕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à] ⑴ 次一等,次于。《左傳•襄公十九年》:“圭媯之班,亞宋子而相親也。”⑵ 匹配;等同。《後漢書•班固傳》:“節慕原、嘗,名亞春、陵。”⑶ 挨着;靠近。唐元稹《山枇杷》:“亞水依巖半傾倒,籠雲隱霧多愁絶。”⑷ 掩,闭。宋蔡伸《醜奴兒慢》:“花籠淡月,重門深亞。”⑸ 少。《增韻•禡韻》:“亞,少也。”⑹ 丑,难看。《説文•亞部》:“亞,醜也。象人局背之形。”⑺ 姐妹丈夫的互称。后作“婭”。《詩•小雅•節南山》:“瑣瑣姻亞。”⑻ 俯;低垂。也作“壓”。唐杜甫《上巳日徐司録林園宴集》:“鬢毛垂領白,花蕊亞枝紅。”⑼ 亚洲的简称。如⑽ 姓。《姓觿•禡韻》:“亞,《路史》云,成周支庶之後。”㈡ [yā] ⑴ 枝丫;分枝。也作“丫”、“椏”。《正字通•二部》:“亞,趙古則曰:‘物之岐(歧)者曰亞。’俗作丫、椏。”⑵ 象声词。《漢書•東方朔傳》:“伊優亞者,辭未定也。”㈢ [è] ⑴ 同“惡”。《洪武正韻•禡韻》:“惡,亦作亞。”⑵ 同“堊”。《六書正譌•藥韻》:“亞,古堊字,涂飾牆也。象圬者從横涂飾之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