厳
复制厳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94頁,第8字
同文書局本: 第214頁,第7字
標點整理本: 第143頁,第6字
古文: 𡅾
音《唐韻》:語杴切;《集韻》:魚杴切;《韻會》:疑杴切,𡘋音䉷。
《說文》本作𡃫,敎命急也。又,《爾雅・釋詁》:嚴,敬也。
《書・皋陶謨》:日嚴[⿰示氏]敬六德。
例又,《玉篇》:威也。
《禮・祭義》:嚴威儼恪。〔疏〕嚴謂嚴肅。
例又,尊也。
《禮・大傳》:收族故宗廟嚴。〔註〕嚴猶尊也。
《史記・游俠傳》:諸公以故嚴重之。
例又,《廣韻》:嚴,毅也。
例又,《前漢・史丹傳》:聲中嚴鼓之節。〔註〕李奇曰:莊嚴之鼓節也。
例又,《韻會》:戒也。昏鼓曰夜嚴。
例又,《正字通》:寒氣凜冽曰嚴。李白詩:霜朽楚關木,始知殺氣嚴。
例又,《正字通》:敵將至,設備曰戒嚴;敵退,弛備曰餘嚴。
例又,姓。
《戰國策》:嚴遂政議直指舉韓傀之過。
《正字通》:漢明帝諱莊,改莊助爲嚴助、莊光爲嚴光。
例又,《史記・封禪書》:諸布諸嚴諸逑之屬,百有餘祠。
例又,嚴道,縣名。
《史記・鄧通傳》:賜鄧通蜀嚴道銅山。
例又,《韻會》:州名。隋睦州,宋改嚴州。
例又,《前漢・元帝紀》:嚴篽池田。〔註〕晉灼曰:嚴籞,射苑也。
例又,國名。
《後漢・西域傳》:嚴國在奄蔡北,屬康居。
例又,《正字通》:樹名。
《一統志》:瓊州有嚴樹,擣皮葉,浸水,和以釀,數日成酒,能醉人。
音又,與莊同。
《周禮・秋官・小司𡨥》〔註〕:嚴子爲坐。〔釋文〕嚴,劉音莊,《左傳》作莊。漢明帝名莊,改爲嚴。
《後漢・陳紀傳》:不復辦嚴卽時之郡。〔註〕嚴讀曰裝。
《風俗通》:汝南應融義高,聞之驚愕,卽嚴便出。
〇〔按〕《詩・商頌》下民有嚴,朱子叶剡剛反,與下遑叶。古嚴與莊本同「音」,故漢避明帝諱,改嚴爲莊,似不必別增叶音也。
音又,《集韻》:魚銜切──巖字省文。詳山部巖字註。
音又,《五音集韻》:五犯切──與儼同。
《詩・大雅》:有嚴天子。〔傳〕嚴然而威。〔釋文〕嚴,毛讀魚檢反,鄭如字。
《書・無逸》:嚴恭寅畏。
《釋文》作儼。
〇〔按〕〈皐陶謨〉釋文亦云:又魚檢反。
《荀子・儒效篇》:嚴嚴兮其能敬已也。〔註〕嚴,或作儼。
音又,《集韻》:魚窆切,音驗──酷也。
注解
〔嚴〕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嚴〕字拼音是yá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敢、;、吅、𠪚。
〔嚴〕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án] ⑴ 緊急;急迫。《説文•吅部》:“嚴,教命急也。”⑵ 嚴峻;森嚴。《韓非子•姦劫弑臣》:“其治國也,正明法,陳嚴刑,將以救羣生之亂,去天下之禍。”⑶ 嚴厲;嚴格。《易•遯》:“君子以遠小入,不惡而嚴。”⑷ 威嚴;威武。《玉篇•吅部》:“嚴,威也。”⑸ 嚴肅;端莊。《管子•四時》:“其德憂哀、静正、嚴順。”⑹ 對父親的尊稱。《易•家人》:“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⑺ 古時戒夜曰“嚴”。轉指戒夜更鼓。《正字通•口部》:“嚴,戒也。昏鼓曰夜嚴,搥一鼓為一嚴,二鼓為二嚴,三鼓為三嚴……又凡彊敵將至,設備,曰戒嚴;敵退,稍弛備,曰解嚴。”⑻ 使嚴重,加重。《墨子•非攻中》:“今盡王民之死,嚴下上之患,以争虚城,則是棄所不足,而重所有餘也。”⑼ 怕,害怕。《玉篇•吅部》:“嚴,畏也。”⑽ 裝束;整飭。《樂府詩集•雜曲歌辭•焦仲卿妻》:“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⑾ 衣裝。因避漢明帝(劉莊)諱,改“裝”作“嚴”。《後漢書•陳紀傳》:“紀見禍亂方作,不復辦嚴,即時之郡。”⑿ 嚴密。漢劉歆《遂初賦》:“馳太行之嚴防兮,入天井之喬關。”⒀ 整齊。漢賈誼《時變》:“錢財多也,衣服循也,車馬嚴也,走犬良也。”⒁ 尊敬。《玉篇•叫部》:“嚴,敬也。”⒂ 同“䉷”。《漢書•元帝紀》:“嚴篥池田假與貧民。”⒃ 通“譀”。荒誕。《史記•日者列傳》:“夫卜者多言誇嚴以得人情,虛高人祿命以說人志。”⒄ 古州名。宋陸游《跋王君儀待制〈易説〉》:“建炎間,胡騎在錢塘,明越俱陷。王公端居於嚴,曰:‘虜决不至此。’”⒅ 姓。《逋志•氏族略四》:“嚴氏,芈姓,即楚莊王之後,以諡為氏。因避後漢明帝諱,遂改為嚴氏。魏晋之際,有復本氏者,故有莊、嚴二氏行於世。”⒆ 通“巖”。險要。《集韻•銜韻》:“巖,險也。或省。”㈡ [yăn] ⑴ 威武貌。也作“儼”。《釋名•釋言語》:“嚴,儼也,儼然人憚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