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疒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74頁,第8字
同文書局本: 第783頁,第13字
標點整理本: 第738頁,第21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於容切,音邕。
《說文》:腫也。
《廣韻》:癰癤。
《釋名》:癰,壅也。氣壅否結,裹而潰也。
《正字通》:惡瘡也。有疵癰、赤施、兔齧、走緩四淫,厲癰、脫癰諸名,皆氣血稽留,榮衞不通之所致也。
《後漢・律曆志》:驚蟄晷長八尺二寸,未當至而至,多病癰疽脛腫。
例又,地名。與雍州之雍通。
《後漢・獻帝紀》:分涼州河西四郡爲癰州。〔註〕謂金城、酒泉、墩煌、張掖。
音又,邕上聲。
《戰國策》:夫癘雖癰腫胞疾。
《釋文》:癰,委勇反。
例《集韻》亦作臃,又書作𦡈;《韻會》或作𤻕。
注解
〔癰〕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疒部。
〔癰〕字拼音是yōng,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雝。
〔癰〕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ōng] ⑴ 一種皮膚和皮下組織的化膿性炎症,易生於頸、背部,常伴有畏寒、發熱等全身症狀
痈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1查字网整理。痈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