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37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17頁,第9字
標點整理本: 第985頁,第9字
音《唐韻》:五蓋切;《集韻》、《韻會》、《正韻》:牛蓋切,𡘋音礙。
《玉篇》:蕭也。
《詩・王風》:彼采艾兮。〔傳〕艾,所以療疾。
《急就篇》〔註〕:艾,一名冰臺,一名醫草。
《博物志》:削冰令圓,舉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得火,故號冰臺。
《本草註》:醫家用灸百病,放曰灸草。
例又,《博雅》:老也。
《禮・曲禮》:五十曰艾,服官政。〔疏〕髮蒼白,色如艾也。揚子《方言》:東齊魯衞之閒,凡尊老謂之艾人。
《爾雅・釋詁》:艾,歷也。〔註〕長者多更歷。
例又,《爾雅・釋詁》:艾,相也。〔疏〕謂相視也。
例又,美好也。
《孟子》:知好色則慕少艾。
例又,養也。
《詩・小雅》:保艾爾後。
例又,止也。
《左傳・哀二年》:憂未艾也。〔註〕未絕也。
例又,報也。〈周語〉:樹干有禮,艾人必豐。
例又,《史記・歷書》㊟:橫艾淹茂。〔索隱〕橫艾,壬也。
例又,山名。
《春秋・隱六年》:公會齊侯,盟于艾。〔註〕泰山牟縣東南有艾山。
例又,亭名。
《水經注》:甘陵,故淸河直東二十里有艾亭。
例又,姓。
《通志・氏族略》:春秋大夫艾孔之後。
音又,《正韻》:倪制切,音刈──芟也。
《詩・周頌》:奄觀銍艾。
《榖梁傳・莊二十八年》:一年不艾而百姓飢。〔註〕艾,穫也。
例又,與乂通,治也。
《前漢・郊祀志》:天下艾安。
例又,張衡〈東京賦〉:齊騰驤而沛艾。〔註〕沛艾,作姿容貌也。
《五經文字》:从义,訛。
《集韻》或作[⿱艹𡉌]。
注解
〔艾〕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艾〕字是多音字,拼音是ài、yì,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乂,五行属土。
〔艾〕字造字法是形声。本义是草名。
〔艾〕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ài] ⑴ 多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老叶制成绒,供针灸用⑵ 年老的,也指老年人⑶ 止,绝⑷ 美好⑸ 姓。㈡ [yì] ⑴ 治理。[自怨自艾]本义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仅指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