掇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43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436頁,第18字
標點整理本: 第383頁,第18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都括切,音剟,讀若朵入聲。
《說文》:拾取也。
《增韻》:採也。
《易・訟卦》:自下訟上,患至掇也。〔疏〕若手拾掇物然。
《詩・周南》: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史記・張儀傳》:秦得燒掇焚杅君之國。〔註〕《索隱》曰:掇音都活反,謂焚燒而侵掠也。焚杅音煩烏,謂焚蹂而牽掣也。
音又,《唐韻》:陟劣切;《集韻》:株劣切,𡘋音輟──義同。
音又,《韻補》叶昌悅切,音啜。
《魏武帝・短歌行》: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音又,《集韻》:朱劣切,音拙──與𠭴同,短也。
例又,《史記別註》:楊愼曰:掇,馬箠也。杅,糞箕也。𡘋存備考。
注解
〔掇〕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掇〕字拼音是duō,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叕,五行属火。
〔掇〕字造字法是形声。本义是拾取。
〔掇〕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duō] ⑴ 拾取;摘取⑵ 用双手拿(椅子,凳子),用手端。
掇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1查字网整理。掇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