扞
复制扞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01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418頁,第2字
標點整理本: 第364頁,第24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侯幹切,音翰──以手扞也。又,衞也。
《左傳・文六年》:親帥扞之,送致諸竟。
《前漢・𠛬法志》:手足之扞頭目。〔註〕扞,禦難也。
例又,《說文》:忮也。
《增韻》:抵也。
《禮・學記》: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註〕扞,堅不可入之貌。
例又,《史記・楚世家》:蜀伐楚,於是楚爲扞關以距之。
《後漢・郡國志》:巴郡魚復扞水,有扞關。
例又,與𤿧通,臂衣也。
《前漢・尹賞傳》:被鎧扞,持刀兵。
例又,與銲通。
《戰國策》:豫讓刃其扞。〔註〕矛鐏謂之銲,施刃其端。
音又,《集韻》:古旱切,干上聲──與擀同。
例《集韻》或作捍,別作㪋。
注解
〔扞〕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扞〕字拼音是h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干。
〔扞〕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hàn] ⑴ 保护;保卫。后作“捍”。《書•文侯之命》:“汝多修,扞我于艱。”⑵ 抵御;抵挡。后作“捍”。《國語•魯語上》:“能扞大患則祀之。”⑶ 抵制;抗拒。《禮記•學記》:“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⑷ 触犯;违犯。《荀子•彊國》:“白刃扞乎胸,則目不見流矢。”⑸ 阻止。《左傳•桓公十二年》:“楚伐絞,軍其南門。莫敖屈瑕曰:‘絞小而輕,輕則寡謀,請無扞釆樵者以誘 之。’”⑹ 遮蔽。《後漢書•宦者傳•孫程》:“程等留守省門,遮扞内外。”⑺ 臂衣。古代射者所著的一种皮袖套。《韓非子•説林下》:“羿執鞅(玦)持扞。”⑻ 同“銲(釬)”。戈矛柄下端圆锥形的金属套,可以插入地中。《戰國策•趙策一》:“(豫讓)刃其扞,曰:‘欲為知伯報讎!’”⑼ 勇猛;驃悍。后作“悍”。《孔子家語•致思》:“懔懔焉若持腐索之扞馬。”㈡ [gǎn] ⑴ 同“擀”。碾压;辗轧。《集韻•旱韻》:“擀,以手伸物。或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