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中 部首:土部
武英殿刻本: 第530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227頁,第16字
標點整理本: 第159頁,第12字
古文: 𡍮 、 𠄒 、 𠂹 、 𠣔
音《唐韻》、《集韻》𡘋是爲切,音甀──自上縋下。
《易・大傳》: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詩・小雅》:垂帶而厲。
例又,布也。
《後漢・鄧禹傳》:垂功名於竹帛。
例又,同「陲」。堂之盡處近階者。
《書・顧命》:一人冕執戣,立于東垂;一人冕執瞿,立于西垂。
《史記・袁盎傳》:臣閒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例又,邊垂。
《左傳・成十三年》:虔劉我邊垂㊟。
《前漢・谷永傳》:方今四垂宴然。
例又,地名。
《春秋・隱八年》:宋公衞侯遇于垂。〔註〕垂,衞地,濟隂句陽縣東北有,垂亭。〈宣八年〉:仲遂卒于垂。〔註〕齊地。
音又,《集韻》:馳僞切,音縋──鄕名,在縣。
音又,《集韻》:樹僞切;《正韻》:殊僞切,𡘋音瑞。
《書・舜典》:垂共工㊟。陸德明讀。
例又,將及也。杜甫有〈垂老別〉詩。
注解
〔垂〕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中,康熙部首是土部。
〔垂〕字拼音是chuí,独体字,五行属金。
〔垂〕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土,( chuí )声。本义是边疆。
〔垂〕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huí] ⑴ 东西一头挂下⑵ 敬辞,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⑶ 传下去,传留后世⑷ 接近,快要
垂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1查字网整理。垂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