捽
笔顺 反馈

复制

zuó ㄗㄨㄛˊ

扌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637D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扌部

11画

8画

左右结构

zuo

zuó

形声字

RYWF

QYOJ

DSOE

50048

637D

[12141343412] 横、竖钩、提、点、横、撇、点、撇、点、横、竖

捽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42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436頁,第2

標點整理本: 第383頁,第2

唐韻》、《集韻》、《韻會𡘋昨沒切,存入聲。
說文》:持頭髮也。
廣韻》:手持也。
前漢・金日磾傳》:捽胡投何羅殿下。〔註〕胡,頸也。捽其頸而投殿下也。
淮南子・氾論訓》:溺則捽其髮而拯。

又,拔取也。
前漢・貢禹傳》:農夫父子,捽屮把土。

又,交對也。〈晉語〉:戎夏交捽。

又,觸也。
莊子・列禦𡨥》:齊人之井,飲者相捽也。韓愈詩:峽山逢颶風,雷電助撞捽。

又,《正韻》:卽律切,音卒──義同。

又,《唐韻》:慈卹切;《集韻》:昨律切,𡘋音崒──亦持也。

又,《集韻》:蒼沒切,音猝──捽攃,行草聲。

又,蘇骨切,音窣──與《曲禮》卹勿之卹同,摩也。

又,祖對切,音晬──推也。與捘同。

注解

〔捽〕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捽〕字拼音是zuó,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卒

〔捽〕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uó] ⑴ 方言,揪;抓⑵ 拔(草)。⑶ 抵触;冲突:“戎夏交~。”

捽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1查字网整理。捽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