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14頁,第9字
同文書局本: 第424頁,第4字
標點整理本: 第370頁,第15字
音《唐韻》:莫撥切;《集韻》、《韻會》、《正韻》:莫曷切,𡘋音末。
《廣韻》:摩也。
《字林》:抹摋,滅也。
《增韻》:塗抹也。亂曰塗,長曰抹。秦觀詞:山抹微雲。
例又,抹頟,束額飾,如抹也。
《唐書・婁師德傳》:募猛士討吐蕃,乃戴紅抹頟,來應詔。
音又,古轉月韻,勿發切,音襪。蘇軾詩:韭芽帶土拳如蕨,膾縷堆盤纖手抹。
注解
〔抹〕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抹〕字是多音字,拼音是mǒ、mò、mā,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末,五行属水。
〔抹〕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手,末声。本义是涂抹,涂敷;搽。
〔抹〕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mǒ] ⑴ 涂⑵ 揩,擦⑶ 除去,勾掉,不计在内⑷ 轻微的痕迹:“林梢一~青如画”。一~余晖。㈡ [mò] ⑴ 把和好了的泥或灰涂上后弄平⑵ 紧靠着绕过去⑶ 用手指轻按,奏弦乐指法的一种。㈢ [mā] ⑴ 擦⑵ 按着向下移动、除去
抹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1查字网整理。抹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