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下 部首:犬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06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713頁,第26字
標點整理本: 第666頁,第25字
古文: 𠩜
音《唐韻》:莫杏切;《集韻》、《韻會》、《正韻》:母梗切,𡘋音蜢。
《說文》:健犬也。
例又,猛氏,獸名。司馬相如〈上林賦〉:鋋猛氏。〔註〕郭璞曰:今蜀中有獸,狀如熊而毛淺有光澤,名猛氏。
例又,《玉篇》:健也。
《廣韻》:勇猛。
《禮・郊特牲》:虎豹之皮,示服猛也。
例又,《玉篇》:嚴也。
《左傳・昭二十年》:惟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
例又,《玉篇》:惡也、害也。
《禮・檀弓》:苛政猛于虎。
例又,虎猛縣,屬西河郡;猛陵縣,屬蒼梧郡。皆見《前漢・地理志》。
例又,山名。
《淮南子・地形訓》:汝出猛山。
例又,姓。
《廣韻》:《左傳》晉大夫猛獲之後。
注解
〔猛〕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下,康熙部首是犬部。
〔猛〕字拼音是mě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犭、孟,五行属水。
〔猛〕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犬,孟声。本义是健壮的狗。
〔猛〕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měng] ⑴ 气势大,力量大⑵ 忽然,突然⑶ 严厉⑷ 凶暴⑸ 古哺乳动物,长毛的象
猛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1查字网整理。猛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