畔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薄半切頁碼第458頁,第16字續丁孫
畔
田界也。从田半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六反切蒲腕反頁碼第1077頁,第2行,第1字述
田界也。從田半聲。
鍇注臣鍇按:《列子》曰:「聽逰於疆畔者。」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薄半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783頁,第2字許惟賢第1209頁,第4字
田界也。
段注田界者,田之竟處也。《左傳》。子產曰:行無越思。如農之有畔,其過鮮矣。一夫百畞,則畔爲百畞之界也。引申爲凡界之偁。或叚泮爲之。《氓詩》曰:隰則有泮。傳曰:泮,坡也。坡卽陂。箋云:泮讀爲畔。畔,涯也。《經典》多借爲叛字。《論語》。佛肸以中牟畔。《大雅》。無然畔援。傳曰:無是畔道。無是援取。
从田。半聲。
段注薄半切。十四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同伴,古亦借畔為之,正字當作㚘。
白话解释
畔,田界。字形采用“田”作边旁,“半”是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畔字構形有二:秦系文字從田、半聲。從田,指劃分的對象與田地相關;半聲,聲兼義,指由完整而分離。從田、半聲,表示劃分田界之意。楚系文字從田、從斗。從田,指劃分的對象與田地相關;從斗,古人曾以半斗衡量交易物品的價值,所以布幣文字以「㪵」為半字,而保留半斗為量物標準的依據(參考張光裕《先秦泉幣文字辨疑》說法)。楚系文字從斗,也是取用半斗量物之意。篆文、隸書、楷書皆承戰國秦系文字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畔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909頁,第11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171頁,第4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871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610頁,第5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545頁,第15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2025頁,第4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3382頁,第3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6785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899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63頁,第10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586頁,第8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834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3366頁【補遺】第18013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976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210頁【崇文】第4837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2001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573頁,第1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十冊,第372頁,第3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1262頁,第5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