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biān ㄅㄧㄢ

革部 共18画 左右结构 97AD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革部

18画

9画

左右结构

bian

biān

形声字

AFWQ 86 、 AFWR 98

TJOMK

EEKO

41546

7267

1762

97AD

[122125112321251134] 横、竖、竖、横、竖、横折、横、横、竖、撇、竖、横、竖、横折、横、横、撇、捺

鞭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下反切卑連切頁碼85頁,第14

𩌻

異體

𩌻驅也。从革𠊳聲。

𠓥

異體𠓠

𠓥古文𩌻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六反切賓延反頁碼235頁,第4行,第2

𠓥驅也。從革便聲。

反切………頁碼235頁,第5行,第1

古文鞭。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下反切卑連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440頁,第1許惟賢198頁,第6

𠓥毆也。

段注毆各本作驅。淺人改也。今正。毆上仍當有所以二字。《尙書》。鞭作官㓝。《周禮・條狼氏》。掌執鞭而趨辟。凡誓,執鞭以趨於前。且命之。司市。凡市入則胥執鞭度守門。《左傳》。誅屨於徒人費。弗得。鞭之見血。又公怒。鞭師曹三百。皆謂鞭所以毆人之物。以之毆人亦曰鞭。《經典》之鞭皆施於人。不謂施於馬。《曲禮》。乗路馬。載鞭策。《左傳》。左執鞭弭。馬不出者。助之鞭之。皆是假借施人之用爲施馬之偁。非若今人竟謂以杖馬之物杖人也。葢馬箠曰策。所以擊馬曰箠。以箠擊馬曰敇。本皆有正名。不曰鞭也。擊馬之箠用竹。毆人之鞭用革。故其字亦從竹,從革不同。自唐以下毆變爲𢿛。與驅同音。謂鞭爲捶馬之物。因改此毆爲驅。不知絕非字義。毆,捶擊物也。驅,馬馳也。

从革。𠊳聲。

段注卑連切。十四部。

古文鞭。

段注從亼攴。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驅也(以鞭驅也)毆也,皆通,段氏改從此。

作「驅也」亦可,可不必改。

白话解释

鞭,驱策马。字形采用“革”作边旁,“便”作声旁。,这是古文写法的“鞭”。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鞭」字來源有二:甲骨文作「」,從又持策,像驅獸之鞭形。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後作「」,從攴、丙聲,為「鞭」之初文,隸定為「」,隸變作「更」。在六書中屬於形聲。金文作「」,為「」之省變,與古文「」形近,像以手執鞭之形,〈散盤〉作「」,上部稍訛,而〈匜〉作「」,從而增人旁,像以鞭抽人之背,隸變為「便」。而「便」作「安」之義,因轉注為從「革」、「便」聲之「鞭」字,保留其本義。戰國文字承初文「」之形作「」。段注本《說文》:「鞭,毆也。从革、便聲。」又「,古文鞭。」從革,表示鞭以皮韋製作;從便,表示音讀,兼表鞭策之義,本義是皮鞭。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鞭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69頁,第11字
2陳昌治本第239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189頁
4說文校箋第115頁,第25字
5說文考正第109頁,第19字
6說文今釋第389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670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1556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570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69頁,第14字
11標注說文第116頁,第7字
12說文注箋第858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3343頁【補遺】第16494頁
14通訓定聲第3356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238頁【崇文】第949頁
16說文句讀第333頁
17說文新證第188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127頁,第2字
19古字詁林第三冊,第284頁,第4字
20古字釋要第295頁,第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