慊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下反切戶兼切頁碼第354頁,第33字續丁孫
慊
疑也。从心𥡝聲。
附注段玉裁注:「今字多作嫌。」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反切賢兼反頁碼第861頁,第4行,第2字述
疑也。從心兼聲。
鍇注臣鍇曰:「今人又音口檢反。」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下反切戸兼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041頁,第3字許惟賢第892頁,第7字
疑也。
段注疑者,惑也。故下文受之以惑。今字多作嫌。按《女部》嫌者,不平於心也。一曰疑也。不平於心爲嫌之《正義》。則嫌疑字作慊爲正。今則嫌行而慊廢。且用慊爲歉。非是。又或用慊爲㥦。尤非是。《大學》。此之謂自謙。注曰:謙讀爲慊。慊之言猒也。凡云之言者,皆就字之本音本義而轉之。猒足,非慊之本義也。至若鄭本《周易》爲其慊於陽。故偁龍焉。鄭注云:慊讀爲羣公溓之溓。古書篆作立心與水相近。讀者失之。故作慊。溓,襍也。陰謂此上六也。陽謂今消息用事乾也。上六爲蛇。得乾氣襍似龍。此鄭注則易慊爲溓。皆不用字之本義也。
从心。兼聲。
段注戸兼切。七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嫌隙當作嫌,嫌疑當作慊。
慊疑,嫌隙,義别。○《大學》「自謙」,謙,厭足也。(?)
慊疑。挾嫌。
慊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700頁,第5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885頁,第9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673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455頁,第10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422頁,第5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527頁,第2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2599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5180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247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278頁,第9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441頁,第5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3642頁,第3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0455頁【補遺】第17589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484頁,第3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905頁【崇文】第3617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469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436頁,第1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八冊,第1027頁,第1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992頁,第6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