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相俞切頁碼第385頁,第19字續丁孫
需
𩓣也。遇雨不進,止𩓣也。从雨而聲。《易》曰:「雲上於天,需。」
鉉注臣鉉等案:李陽冰據《易》「雲上於天」云:「當从天」,然諸本及前作所書皆从而,無有从天者。
附注《說文新證》:「金文从雨、从天。天,顛也,會人遇雨止立等待之意。」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二反切四于反頁碼第935頁,第4行,第2字述
𩓣也,遇雨不進而止𩓣也。從雨而聲。《易》曰:「雲上于天需。」
鍇注臣鍇按:《春秋左傳》:「需事之下也,然則需遅疑。」𩓣,待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相俞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2296頁,第2字許惟賢第999頁,第2字
䇓也。
段注䇓者,待也。以㬪韵爲訓。《易・彖傳》曰:需,須也。須卽䇓之叚借也。《左傳》曰:需,事之賊也。又曰:需,事之下也。皆待之義也。凡相待而成曰需。
遇雨不進止䇓也。从雨而。
段注遇雨不進,說从雨之意。而者,䇓之意。此字爲會意。各本作而聲者,非也。《公羊傳》曰:而者何。難也。《穀梁傳》曰:而,緩辭也。而爲遲緩之辭,故从而。而訓須。須通䇓。从而猶从䇓也。《春秋經》。已丑。葬我小君頃熊雨。不克葬。庚寅。日中而克葬。是从雨而之證也。相俞切。古音在四部。
易曰:雲上于天需。
段注《易・需卦・象傳》文。此偁易以證从雨之意。雲上于天者,雨之兆也。宋衷曰:雲上于天,需時而降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从而者,而乃須也,非若段訓所引「難也」「緩辭也」之謂,實乃同聲假借。如以亏為丂,以頁為首,則需即為須也,宛如日本訓讀。
古人之字意同而音不同者亦可借。如丂,古文以為于字,聲異而誼同,頁(稽首之稽),古文以為首字。需从而聲者,蓋借而為須(而、須本一物。夏案:須又䇓之借),其實須聲也,與訓讀相似,段說未是。
須而一物,从而者,或即从須也。如丂【考】亏【于】、頁【起】首,皆異音同義,古時亦得相假借。
白话解释
需,等待。遇雨无法前进,停下等待。字形采用“雨”作边旁,采用“而”作声旁。《易经》上说:“云上升到天顶,就是‘需’。”
字形解说
金文作,像人在雨下,從雨、從天;天,像正面立人形,並突顯頭部。《說文‧雨部》:「需,也。遇雨不進,止也。从雨、而。」,等待。需,指遇雨無法前進,止立等待雨停。戰國楚簡立人形已作「而」形。「天」、「而」戰國文字多見淆混。《說文》篆文作「」,將「天」訛變作「而」,隸書〈孔彪碑〉作「」,逕從「而」。從雨,表示外出遇雨;從而,表示等待雨停之人,表示人外出遇雨,等待雨停之意,本義為等待。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需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761頁,第11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972頁,第4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732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504頁,第18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457頁,第10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680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2842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5687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446頁,第3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02頁,第29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485頁,第13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045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1381頁【補遺】第17731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449頁,第5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006頁【崇文】第4021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647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818頁,第1字 |
18 | 章授筆記 | 第474頁,第8字 |
19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365頁,第1字 |
20 | 古字釋要 | 第1068頁,第1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