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直之切頁碼第364頁,第3字續丁孫
治
水。出東萊曲城陽丘山,南入海。从水台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直而反頁碼第882頁,第5行,第1字述
水,出東萊曲城陽丘山,南入海。從水台聲。
鍇注臣鍇按:《漢書》:「治出曲城縣陽丘山,南至沂入海。」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直之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2157頁,第1字許惟賢第939頁,第3字
治水。出東萊曲城陽丘山。南入海。
段注城當作成。字之誤也。東萊郡曲成,二志同。今山東萊州府掖縣東北六十里有曲成故城。《前志》曲成下曰:陽丘山,治水所出。南至沂入海。按沂字疑誤。一本作至臨沂尤誤。當作計斤二字。今掖縣東南三十里有陽邱山。亦名馬鞍山。今治水名小沽河。自掖縣馬鞍山南流至平度州東南。與出登州府黃縣之大沽河合流。逕卽墨。至膠州之麻灣口入海。《一統志》曰:《左傳》昭二十年。姑尤以西。杜注。姑水,尤水皆在城陽郡。東南入海。齊乘。姑卽大沽河。尤卽小沽河。玉裁謂尤古音讀如貽。與治同在第一部。齊乘之言可信也。
从水。台聲。
段注直之切。一部。按今字訓理。葢由借治爲理。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義為治亂。治亂字當作辭、𤔲、司,皆可。
訓治亂,乃理之借。台从㠯聲,與里同部。或為辭之借。《周禮》「治令」即辭令。辭訓治嶽,故引申為治亂。
治亂之治為辭,𤔲、司諸字之借。
治亂字之本字作辭,𤔲、司,皆可。
白话解释
治,河川名。源于东莱郡曲城县的阳丘山,向南流入大海。字形采用“水”作边旁,“台”是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篆文、隸書、楷書的形構都是從水、台聲。從水,表示與水相關;台聲,表示音讀。楷定作治。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治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719頁,第5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914頁,第7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693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471頁,第1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433頁,第15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579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2678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5355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313頁,第3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286頁,第3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455頁,第8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3813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0803頁【補遺】第17637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684頁,第3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950頁【崇文】第3797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533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449頁,第3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59頁,第2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1011頁,第7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