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六下反切房九切頁碼第205頁,第1字續丁孫
負
恃也。从人守貝,有所恃也。一曰受貸不償。
附注段玉裁注:「會意。」
蔣注案:从人或疑當作从刀,由賴字可證。然《五經文字》謂以人爲刀者非。此亦絕字不从色之例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二反切復缶反頁碼第523頁,第7行,第1字述
恃也。從人守貝,有所恃也。
鍇注臣鍇曰:「《春秋傳》魯申豐曰:『貨以藩身。』又《史記・貨殖傳》:巴寡婦者以財自衞,不見侵也。會意。」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六下反切房九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122頁,第1字許惟賢第495頁,第3字
恃也。
段注《左傳》曰:昔秦人負恃其眾。貪於土地。逐我諸戎。《孟子》曰:虎負隅。莫之敢攖。
从人守貝有所恃也。
段注會意。房九切。古音在一部。《樂記》。禮樂偩天地之情。《史記》。栗姬偩貴。皆作偩。俗字也。
一曰受貸不償。
段注凡以背任物曰負。因之凡背德忘恩曰負。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受貸不償。訓背負者,即背之假字。
受貸不償乃本義。訓恃者乃背字,引申為恃。《孟子》「虎負嵎」即「虎背嵎」。算學之正負(《九章算術》),正,正數;负,所少之數。
恃也。又受貸不償曰負,背負之負=背之借,古無輕唇,故負、背同音。
白话解释
负,自恃。字形采用“人”作边旁,像一人持守钱贝、有所依仗的样子。一种说法认为,“负”是取货而不付钱。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篆文作從人、貝。在六書中屬於會意。《說文》:「負,恃也。从人守貝,有所恃也。一曰,受貸不償。」可見字由人和貝的組合衍生一正一反的理則,前者為恃靠、掌握、擁有意,後者則為背棄、離棄意。隸、楷字形承自篆文而稍有訛誤,隸書且有改從刀形,原從人的寫法失真。
負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403頁,第14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517頁,第8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401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259頁,第4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251頁,第6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894頁,第4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553頁,第3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3349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323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59頁,第11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256頁,第5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2060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6491頁【補遺】第16952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812頁,第3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539頁【崇文】第2153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822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272頁,第1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六冊,第193頁,第1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624頁,第1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