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三下反切植鄰切頁碼第93頁,第5字續丁孫
臣
牽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凡臣之屬皆从臣。
附注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甲金文)均象一豎目之形。人首俯則目豎,所以『象屈服之形』者,殆以此也。」
蔣注武則天新造字:𢘑。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六反切石眞反頁碼第252頁,第3行,第1字述
牽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凡臣之屬,皆從臣。
鍇注臣鍇曰:「通論詳矣。」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三下反切植鄰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471頁,第4字許惟賢第211頁,第7字
牽也。
段注以㬪韵釋之。《春秋》說,《廣雅》皆曰:臣,堅也。《白虎通》曰:臣者,繵也。屬志自堅固也。
事君者。
段注者各本作也。今正。
象屈服之形。
段注植鄰切。十二部。按《論語・音義》。𢘑植鄰切。古臣字。陸時武后字未出也。武后埊𢘑二字見《戰國策》。六朝俗字也。
凡臣之屬皆从臣。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鐘鼎文作□,篆作臣,臣伏君坐。《[尚書]》「臣妾逋逃」,臣,奴隸也,猶今滿人對君稱奴才也。
白话解释
臣,被牵拉。表示侍奉君王。字形像一个人屈服之形。所有与臣相关的字,都采用“臣”作边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之,像舉目仰視的樣子。金文二例,承自甲文之形,只是多了瞳孔,不影響其音、義。戰國文字二例,首例眼眶貫穿眼珠,次例則取像甲文之形,只是方向相反,而古文字原本可正、反書寫,音、義不變。篆文繼自戰國文字第二例,完全相同。隸書作,承自戰國文字第二例和篆文之形,作則繼於戰國文字第一例。楷書之形,沿於隸書第一例以定體。以上諸形,都自象形之「目」變化而來。在六書中屬於變體象形。
臣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184頁,第5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255頁,第1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202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125頁,第1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118頁,第10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421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719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1687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612頁,第3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75頁,第1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123頁,第13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917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3543頁【補遺】第16527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3288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251頁【崇文】第1001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357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224頁,第1字 |
18 | 章授筆記 | 第136頁,第1字 |
19 | 古字詁林 | 第三冊,第521頁,第1字 |
20 | 古字釋要 | 第320頁,第1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