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五上反切古俄切頁碼第151頁,第3字續丁孫
哥
聲也。从二可。古文以爲謌字。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九反切更和反頁碼第384頁,第6行,第1字述
聲也。從二可。古文㠯爲謌字。
鍇注臣鍇曰:「可亦气通也,故二可爲聲,哥猶歌也,或借此爲歌字。」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五上反切古俄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813頁,第4字許惟賢第361頁,第8字
聲也。
段注此義未見用者。今呼兄爲哥。
从二可。
段注古俄切。十七部。
古文㠯爲歌字。
段注《漢書》多用哥爲歌。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今呼兄為哥,實乃昆,𥊽之音轉。
稱兄為哥,或云鮮卑語,為「阿干」之轉,然干、𥊽、哥音近,中國曰𥊽,鮮卑(又云吐谷渾)曰干,皆可轉為哥。凡稱呼皆用語詞,中外相同。
聲也,今呼兄曰哥者,實由𥊽字音轉,哥、𥊽雙聲。
白话解释
哥,声音。字形采用两个“可”会义。古文中把“哥”当作“謌”字。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篆文與楷書字都是從二可、可亦聲。可字「從口、?聲」,表示聲音的氣流呼出時被節制而停止。從二可表示氣流呼出時,經由口腔的節制,形成有節奏旋律的歌唱。哥字借為兄長之義後,另轉注為「謌」、「歌」二字。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哥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299頁,第4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398頁,第2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308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197頁,第11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188頁,第5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673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183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2696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985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20頁,第5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195頁,第10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556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5075頁【補遺】第16747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962頁,第3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406頁【崇文】第1621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600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204頁,第2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五冊,第42頁,第2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486頁,第5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