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七上反切古甜切頁碼第231頁,第12字續丁孫
兼
異體𥡝、兼
幷也。从又持秝。兼持二禾,秉持一禾。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三反切結添反頁碼第594頁,第1行,第1字述
兼持二禾,秉持一禾。
鍇注臣鍇曰:「可兼持者,莫若禾也,會意。」又曰:「兼併也。從又、手也。秝,二禾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七上反切古甜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1315頁,第1字許惟賢第575頁,第2字
幷也。
段注幷,相從也。
从又持秝。
段注會意。古甜切。七部。
兼持二禾。秉持一禾。
白话解释
兼,同时操持、把握。字形采用“又”作边旁,像一只手同时抓握两茎禾。“兼”是手持二禾,“秉”是手持一禾。
字形解说
甲骨文沒有兼字。金文像一隻手()同時握著兩禾(),用同時拿著兩禾來表示「並得」的意思,即同時擁有。如果只是手拿一禾,便是「(秉)」字。「兼」字,一路從金文、戰國文字、篆文幾乎沒有特別的變化,仍保留著原來的造字特色。但到了隸書,筆畫開始產生劇烈變化。篆文上方「」的彎頭在隸書上仍然存在,只是「」被串連成了一條直線,形成了「」的筆畫。接著上方的「」慢慢演變成點畫,因此造就了「」的形體,這也是楷書「兼」字上方筆畫的由來。至於下方「禾」的兩個根部,到了隸書時,因為文字美觀的因素,省略了「」內部的兩筆,因此形成楷書「」的筆畫。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兼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455頁,第2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582頁,第2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448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292頁,第6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281頁,第4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013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733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3664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491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79頁,第16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288頁,第7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2371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7257頁【補遺】第17087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479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614頁【崇文】第2453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944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六冊,第667頁,第1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692頁,第1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