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七下反切居飲切頁碼第255頁,第5字續丁孫
錦
襄邑織文。从帛金聲。
附注徐鍇繫傳「邑」作「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四反切九沈反頁碼第653頁,第7行,第1字述
襄色織文也。從帛金聲。
鍇注臣鍇曰:「襄,雜色也。漢魏郡有縣能織錦綺,因名襄邑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七下反切居飮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1451頁,第3字許惟賢第635頁,第3字
襄邑織文也。
段注《漢・地理志》、《郡國志》陳畱郡屬縣有襄邑。今河南歸德府睢州治卽故縣地。《地理志》云:縣有服官。李善引陳畱記云:襄邑渙水出其南。睢《水經》其北。傳云:睢渙之閒出文章。故其黼黻絺繡。日月華蟲。以奉宗廟御服焉。司馬彪《輿服志》云:襄邑歲獻織成虎文。按許以漢法釋古。謂若今之襄邑織文卽《經典》之錦文也。《毛傳》。貝(逗),錦文也。《禹貢》。厥匪織貝。鄭注云:貝,錦名也。凡爲織者。先染其絲。乃織之。則成文矣。《禮記》云:士不衣織。
从帛。金聲。
段注居飮切。七部。
白话解释
锦,添色绣图(“襄邑織文”疑为“襄色織文”之误)。字形采用“帛”作边旁,“金”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自戰國文字至楷書字形皆為從帛、金聲。「帛」為布帛,即絲織品的總稱,作為形符,表示義與布帛有關;「金」為金粒,引申為光彩燦爛,於此作為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在六書中屬形聲兼會意。大陸通行規範字作「锦」。
錦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502頁,第1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640頁,第2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489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323頁,第3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308頁,第1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111頁,第2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894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3936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639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98頁,第3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317頁,第16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2612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7869頁【補遺】第17173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375頁,第4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676頁【崇文】第2701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041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七冊,第214頁,第1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754頁,第3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