犛
复制
牛部 共15画 半包围结构 729B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犛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二上反切莫交切頁碼第39頁,第3字續丁孫
犛
西南夷長髦牛也。从牛𠩺聲。凡犛之屬皆从犛。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三反切利之反頁碼第121頁,第3行,第1字述
西南夷長髦牛也。從牛𠩺聲。凡犛之屬,皆從犛。
鍇注臣鍇曰:「𠩺,火之反。犛,利之反。」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二上反切里之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210頁,第1字許惟賢第93頁,第1字
西南夷長髦牛也。
段注今四川雅州府淸谿縣大相嶺之外有地名旄牛。產旄牛。而淸谿縣南抵寧遠府,西抵打箭鑪。古西南夷之地。皆產旄牛。如郭樸注《山海經》所云:背,厀及胡,尾皆有長毛者。小角。其體純黑。土俗用爲菜。其尾腊之可爲拂子。云長髦者,謂背䣛胡尾皆有長毛。下文氂字乃專謂尾也。此牛名犛牛。音如貍。《楚語》。巴浦之犀犛。《上林賦》。㺎旄貘犛。以其長髦也。故《史記・西南夷傳》謂之髦牛。以其尾名氂也。故《周禮・樂師》注謂之氂牛。以氂可飾旄也。故禮注,《爾雅》注,《北山經》、《上林賦》注,《漢書》西南夷傳皆謂之旄牛。氂髦旄三字音同。因之讀犛如毛。非也。據《上林賦》則旄犛異物。《中山經》。荆山多犛牛。郭曰:旄牛屬。
从牛。𠩺聲。
段注里之切。一部。按犛切里之。氂切莫交。徐用《唐韵》不誤。而俗本誤易之。
凡犛之屬皆从犛。
犛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71頁,第3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10頁,第3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98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51頁,第1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44頁,第3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54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288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718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36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29頁,第4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49頁,第9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398頁,第3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2063頁【補遺】第16291頁【補編】第14878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739頁,第4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17頁【崇文】第465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48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94頁,第2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一冊,第751頁,第2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120頁,第4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