寚
复制
宀部 共13画 上中下结构 5BDA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寚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七下反切博皓切頁碼第241頁,第4字續丁孫
寶
珍也。从宀从王从貝,缶聲。
寚
異體𡩧
古文寶省貝。
附注商承祚《殷虛文字類編》:「貝與玉在宀內,寳之誼已明・……古金文與篆文又增缶。」按:缶即缽本字。最初為人所寶重,故寶古字作「𡧰」,是會意兼形聲字。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四反切跛抱反頁碼第615頁,第3行,第3字述
珍也。從宀、玉、貝,缶聲。
鍇注臣鍇曰:「人所保也。」
反切………頁碼第615頁,第4行,第1字述
古文寳省貝。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七下反切博晧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358頁,第1字許惟賢第595頁,第1字
珍也。
段注《玉部》曰:珍,寶也。二字互訓。《史記》多假葆爲寶。
从宀玉貝。
段注玉與貝在屋下。會意。
缶聲。
段注博晧切。古音在三部。
古文寶。省貝。
段注《廣韵》曰:古文作珤。
白话解释
宝,家藏的珍品。字形采用“宀、王、贝”作边旁,“缶”作声旁。寚,这是古文写法的“寶”,省略了“贝”。
字形解说
甲骨文作,由「宀」、「貝」、「」(玨)三字構成。從宀,示珍寶收藏之處。從貝,示財貨。從珏,與玉同義。會三字得珍貴之義。金文二例,前例從宀、從貝、從玉;後例從宀、從貝、從玉、缶聲,兼表義。缶,示珍寶貯藏之器。戰國文字承自金文第二例。篆文承自戰國文字;古文從宀玉、缶聲。隸書、楷書承自篆文而定體。在六書其從缶聲者,屬於形聲兼會意。其不從缶聲者,屬於異文會意。規範字作「宝」。
寶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471頁,第5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601頁,第3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462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302頁,第1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289頁,第9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044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780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3738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534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85頁,第27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297頁,第4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2445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7451頁【補遺】第17115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052頁,第4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633頁【崇文】第252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975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593頁,第2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六冊,第805頁,第1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709頁,第2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