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字概述
〔召〕字拼音是zhào,shào 部首是口, 总笔画是5画。
〔召〕字是上下结构 五行属火。
〔召〕字仓颉码是SHR 五笔是VKF 四角号码是17602 郑码是YDJ 中文电码是0664 区位码是5357。
〔召〕字的UNICODE是53EC。 十进制为21484,UTF-32:000053ec,UTF-8:E5 8F AC。
〔召〕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是一级汉字。
〔召〕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是常用字。
〔召〕字的异体字是 邵
召的笔顺
召的意思
召
1zhàoㄓㄠˋ基本解释
①召唤。~集。~见。
②召致,引来。~祸。~人怨。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口,刀声。本义:呼唤。
2.召唤。用言语叫人来call; summon。
召,呼也。从口,刀声。以言曰召,以手曰招。 —— 《说文》召,呼也。 —— 《广雅·释诂二》召有司。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召赵御吏。大府召视儿。 ——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亦召供奉。 —— 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召呼(呼唤;通知;交代);召致(使之至;唤来)
3.招致incur。
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 —— 《荀子·劝学》召武受辞。 —— 《汉书·李广苏建传》收召后学。 —— 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召闹取怒。
召引(招引;引导);召幸(被招致或宠爱的人);召取(导致;引来)
4.邀请invite。
楚人有烹猴而召其邻人。 —— 《淮南子·脩务》。注:“召,犹请也。”令召客者酒酣。 —— 《吕氏春秋·分职》今召客者,酒酣,歌舞,鼓瑟吹竽。 —— 《吕氏春秋》
5.征召来授予官职或另有调用recruit。
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 右北平太守。 —— 《史记·李将军列传》召三老。 —— 《史记·陈涉世家》累召不应。 —— 《后汉书·张衡传》卒不召。 —— 《明史》召为南京右佥都御史。
6.感化和召唤move and inspire。
物色相召,人谁获安! —— 《文心雕龙》
7.召集call together。
召令徒属。 —— 《史记·陈涉世家》悉召群臣。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召诸贵人。 —— 《汉书·李广苏建传》召会武官。
8.另见 shào。
召
2shàoㄕㄠˋ基本解释
◎古通“邵”,古邑名,在今中国陕西省岐山县西南。(三)姓氏。
详细解释
动
1.呼唤,特指上对下的呼唤。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召 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召唤、召集。
2.招致、引来。
《书经•微子》:“降监殷民,用乂雠敛,召敌雠不怠。”
召祸。
召
1zhàoㄓㄠˋ详细解释
名
1.国名。周畿内国,故址约在今大陆地区陕西省岐山县西南。
2.姓。如汉代有召平。
召
2shàoㄕㄠˋ详细解释
1.召唤。
召回、召开、召集、号召。
2.引来;招致。
召祸。
3.蒙古族寺庙的蒙语译音。
召庙、大召、罗布召。
召
1zhàoㄓㄠˋ详细解释
1.周代诸侯国名。
2.姓。
召
2shàoㄕㄠˋ召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00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172頁,第7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0頁,第7字
音《唐韻》:直少切;《集韻》、《韻會》、《正韻》:直笑切,𡘋潮去聲。
《說文》:評也。王逸曰:以手曰招,以言曰召。
《書・甘誓》:大戰于甘,乃召六卿。
《詩・齊風》:自公召之。
《禮・曲禮》:父召無諾,唯而起㊟。
音又,《廣韻》、《正韻》:實照切;《集韻》、《韻會》:時照切,𡘋同「邵」。
《廣韻》:邑名。〈詩序〉:〈甘棠〉,美召伯也。〔箋〕召伯,姬姓,名奭,食邑于召。
例又,姓。
《廣韻》:召公之後。
《前漢・循吏傳》:召信臣,九江壽春人。
《氏族博考》:春秋召與邵一氏,後分爲二,汝南安陽之族皆从邵。
注解
〔召〕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召〕字是多音字,拼音是zhào、shào,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刀、口,五行属火。
〔召〕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口,刀声。本义是呼唤。
〔召〕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ào] ⑴ 召唤⑵ 召致,引来㈡ [shào] ⑴ 古通“邵”,古邑名,在今中国陕西省岐山县西南。(三)姓氏。
召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二上反切直少切頁碼第41頁,第30字續丁孫
召
異體𠮥、𠮦
𧦝也。从口刀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三反切遅妙反頁碼第126頁,第6行,第1字述
嘑也。從口刀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二上反切直少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225頁,第8字許惟賢第100頁,第1字
𧦝也。
段注《言部》曰:𧦝,召也。
从口。刀聲。
段注直少切。二部。
白话解释
召,呼叫客人享用酒食。字形采用“口”作边旁,采用“刀”作声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金文召字字形都是從?持酉,像雙手抬起酒架上的酒罈;像架酒罈的器物;像舀酒的湯匙,表示挹取酒漿,邀人飲酒的意思。字形或省略為從匕、像酒罈瓶口之形,為戰國文字所相承。篆文、隸書、楷書形變為從口、刀聲。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
召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77頁,第1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17頁,第6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103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54頁,第9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47頁,第10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66頁,第3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309頁,第4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775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55頁,第3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1頁,第16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53頁,第11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26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2142頁【補遺】第16304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283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25頁【崇文】第497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58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二冊,第38頁,第1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129頁,第1字 |
召字的翻译
- imperial decree; summon
- auffordern, herbeizitieren , berufen, versammeln , zusammenberufen , Zhao (Eig, Fam)
- convoquer, faire venir, (nom de famille)
召的字源字形
商 甲骨文 𠂤宾间
商 甲骨文 宾组
商 甲骨文 历组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岳麓书院
汉 简 张家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