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xié ㄒㄧㄝˊ jiā ㄐㄧㄚ

扌部 共10画 左右结构 U+633E
汉语字典

扌部

10画

7画

左右结构

xie jia

xié jiā

RDWW

QKOO

DGOO

54088

633E

[1211343434] 横、竖钩、提、横、撇、点、撇、点、撇、捺

挾字概述

折叠展开

〔挾〕字拼音是xié,jiā 部首是扌, 总笔画是10画。

〔挾〕字是左右结构

〔挾〕字仓颉码是QKOO 五笔是RDWW 四角号码是54088 郑码是DGOO

〔挾〕字的UNICODE是633E。 十进制为25406,UTF-32:0000633e,UTF-8:E6 8C BE。

〔挾〕字的异体字是

挾的笔顺

折叠展开

挾的意思

折叠展开

jiāㄐㄧㄚ

基本解释

均见“”。

详细解释

1.夹在腋下、怀夹。

《国语•齐语》:“时雨既至,挟其枪、刈、耨、镈,以旦暮从事于田野。”《孟子•梁惠王上》:“挟太山以超北海。”

2.从旁箝夹。

《文选•王粲•登楼赋》:“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

3.胁持。

《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挟天子而令诸侯。”《水浒传•第三六回》:“若是如此来挟我,只是逼宋江性命,我自不如死了。”

要挟。

4.持握、持有。

《战国策•赵策四》:“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楚辞•屈原•九歌•国殇》:“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5.倚仗、倚持。

《孟子•万章下》:“不挟长,不挟贵。”清•洪升《长生殿•第三○出》:“况且弟兄姊妹挟势弄权,罪恶滔天。”

挟恃。

6.夹带、夹杂。

宋•辛弃疾〈浣溪沙•梅子熟时到几回〉词:“晚云挟雨唤归来。”

7.怀藏、隐藏。

《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秦继其后,独不能改,又益甚之,重禁文学,不得挟书。”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二折》:“挟这雠气,朦胧奏过圣人,要标取我的首级。”

挟怨。

1xiéㄒㄧㄝˊ

详细解释

1.通达。

《诗经•大雅•大明》:“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

2.夹取。

《庄子•骈拇》:“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旧五代史•卷一二七•周书•卢文纪传》:“旭旦以箸挟之,首得文纪之名。”

周匝、周遍。

《荀子•礼论》:“于是其中焉方皇周挟,曲得其次序,是圣人也。”唐•杨倞•注:“浃,匝也。”

2jiáㄐㄧㄚˊ

详细解释

(一)之又音。

3xiáㄒㄧㄚˊ

详细解释

1.夹在腋下。

挟著书、挟太山以超北海。

2.要胁;控制;逼迫。

要挟、挟制、挟迫、挟天子以令诸侯。

3.怀著;藏著。

挟恨、挟怨、挟嫌报复。

xiáㄒㄧㄚˊ

挾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34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432頁,第16

標點整理本: 第379頁,第12

唐韻》、《正韻》:胡頰切;《集韻》、《韻會》:檄頰切,𡘋音協。
說文》:俾持也。
增韻》:帶也、掖也。一曰輔也。
詩・大雅》:既挾四鍭。
儀禮・鄕射禮》:兼挾乗矢。〔註〕方持弦矢曰挾。古文作接。〈齊語〉:挾其槍刈耨鎛,以旦莫從事於田野。〔註〕在掖曰挾。

又,《爾雅・釋言》:藏也。
前漢・惠帝紀》:除挾書律。〔註〕秦律,敢有挾書者族。

又,《廣韻》:懷也、護也。
孟子》:不挾長,不挾貴。〔朱註〕挾者,兼有而恃之之稱。

又,會也。〈晉語〉:遇兆挾以銜骨,齒牙爲猾。

又,揚子《方言》:挾斯,敗也。南楚凡人貧,衣被𨢄弊,或器物弊,謂之挾斯。

又,《集韻》:尸牒切,音蜨──亦持也。
左傳・宣十二年》:三軍之士,皆如挾纊。

又,《集韻》:訖洽切;《正韻》:古洽切──𡘋與夾同,亦持也。又,《集韻》、《韻會𡘋子洽切,音啑。又,《集韻》:吉協切,音頰。又,作荅切,音匝──義𡘋同。或作抸。

又,《集韻》、《韻會𡘋卽協切──與浹通。
詩・大雅》:使不挾四方。〔傳〕挾,達也。〔疏〕挾者,周匝之義,故爲達。
周禮・天官・大宰》:縣治象之灋于象魏,挾日而斂之。〔註〕從甲至甲謂之挾日,凡十日。〔釋文〕又作浹。
荀子・禮論篇》:方皇周挾。〔註〕挾讀爲浹。匝也。

又,《正韻》:卽涉切,音接──義同。

注解

〔挾〕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挾〕字是多音字,拼音是xié、jiā,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夾

〔挾〕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iā] ⑴ 均见“挟”。

挾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1查字网整理。挾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挾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胡頰切頁碼401頁,第30

挾俾持也。从手夾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羊帖反頁碼965頁,第2行,第2

挾俾持也。從手夾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胡夾切古音第八部頁碼2387頁,第3許惟賢1037頁,第5

挾俾持也。

段注俾持,謂俾㚒而持之也。《亦部》㚒下曰:盜𥨸褱物也。俗謂蔽人俾㚒。然則俾持正謂藏匿之持。如今人言懷挾也。《孟子》挾貴,挾賢,挾長,挾有勳勞,挾故。此皆本義之引申。音胡頰切。若詩禮之挾矢,《周禮》之挾日。音皆子協反。挾日,干本作帀日。《左傳》作浹。謂十日徧也。禮注。方持弦矢曰挾。謂矢與弦成十字形也。皆自其交會處言之。古文禮挾皆作接。然則接矢爲本字。挾矢爲叚借字與。

从手。㚒聲。

段注各本作夾聲。篆體亦从二人。今皆正。从二入。以形聲中有會意也。胡夾切。八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俾持,夾持也。接挾當作接匝。

俾持者,夾持也。接挾當作接帀(?)。當作从手夾聲,段改為㚒聲,非也。古多假俠為之,如《孟子》「俠貴」、「俠賢」是。

从手夾聲。

白话解释

挟,下人扶持主人。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夹”作声旁。

挾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92頁,第12字
2陳昌治本第1011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761頁
4說文校箋第527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475頁,第5字
6說文今釋第1744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2946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5896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534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315頁,第13字
11標注說文第504頁,第17字
12說文注箋第4185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1762頁【補遺】第17793頁
14通訓定聲第601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044頁【崇文】第4173頁
16說文句讀第1716頁
17章授筆記第492頁,第7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636頁,第3字
19古字釋要第1110頁,第5字

挾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lasp under arm; hold to bosom
  2. nötigen, zwingen
  3. tenir sous le bras, forcer, contraindre, tenir entre

挾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挾(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挾(简·秦·龙岗) 龙岗

挾(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挾(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挾(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挾(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挾(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挾(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