綆
复制 糹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7D86
汉语字典
綆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12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925頁,第4字
標點整理本: 第887頁,第17字
古文: 䋁
音《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古杏切,音梗。
《說文》:汲井綆也。揚子《方言》:繘,自關而東,周洛韓魏之間謂之綆。
《莊子・至樂篇》:綆短不可汲深。
《玉篇》亦作䋁。
音又,《集韻》:必郢切,音餠。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眡其綆,欲其蚤之正也。〔註〕綆,讀爲餠──輪箄也。
音又,《集韻》:補滿切,音䬳──義同。
注解
〔綆〕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綆〕字拼音是gě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更。
〔綆〕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gěng] ⑴ 见“绠”。
綆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1查字网整理。綆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綆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古杏切頁碼第438頁,第10字續丁孫
䌄
異體綆
汲井繩也。从糸㪅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古杏切頁碼第1038頁,第2行,第1字述
汲井綆也。從糸更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古杏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2633頁,第7字許惟賢第1146頁,第3字
汲井䌄也。
段注汲者,引水於井也。綆者,汲水索也。何以盛水,則有缶。《缶部》曰𦉥,汲缾也是也。何以引缾而上,則有綆。《春秋傳》具綆缶是也。
从糸。㪅聲。
段注古杏切。古音在十部。讀如岡。
綆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866頁,第4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113頁,第7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829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581頁,第15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520頁,第3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921頁,第4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3232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6463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769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45頁,第25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557頁,第3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590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2769頁【補遺】第17924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3688頁,第3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141頁【崇文】第4561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897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1236頁,第4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1213頁,第4字 |
綆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 well rope
- Seil, Strang ( zum Wasser holen am Brunnen ) (S)
- corde de puits
綆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