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419篇诗文) (8355条名句)

李曾伯介绍

李曾伯的生平

  曾通判濠州,迁军器监主簿 。淳祐二年(1242),迁太府卿、淮东制置使、知扬州。四年,兼淮西制置使。六年,落职予祠。九年,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兼广西转运使。次年,为京湖安抚制置使知江陵,进龙图阁学士。宝祐元年(1253),拜端明殿学士 。明年,进资政殿学士、四川宣抚使兼京湖制置大使,召赴阙,特赐同进士出身。累官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兼节制广南,移治静江 。开庆元年(1259),进观文殿学士。景定五年(1264 ),知庆元府 、沿海制置使 。咸淳元年(1265),为贾似道所嫉 ,褫职。五年,其子李杓刊其所著,时曾伯已卒。曾伯素知兵,所至有治绩,称南渡后名臣 。《宋史》有传。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 ,续稿八卷 ,续稿后十二卷。后人合名《可斋类稿》,内有词七卷。《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诗词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

李曾伯的成就

  李曾伯集中有诗、词、文。文多为奏疏表状之类。诗没有显著特色。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于词。其词今存 200余首,长调占绝大多数。作者是热心事功的用世之臣,自言"要流芳相期千载,肯区区徒恋片时欢?"(〔八声甘州〕《自和》)所以他的词不屑作莺娇燕昵之语,而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他自称"愿学稼轩翁"(〔水调歌头〕《寿刘舍人》),词的风格和内容也多有与稼轩相似之处。如〔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春去春来,潮生潮落,几度斜阳人倚楼。堪怜处,怅英雄白发,空敝貂裘","淮头虏尚虔刘,谁为把中原一战收",对景抒情,感慨身世,怀念中原,悲愤之意,宛然可见。前人评论他"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四库全书总目》),概括了可斋词的特点。但因不讲含蓄和议论过多,有些篇章流于粗豪,显得枯燥,形象性较差。有《可斋杂稿》34卷,《可斋续稿》前8卷,后12卷,并见于《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黄叶满林霜尚轻,蓼花披岸水犹生。坐邀一段潇湘胜,元出钧陶手作成。

公不生唐世,贞元事若何。主恩思报切,臣罪忤时多。佞舌攻何忍,刚肠死不磨。倚兰凝伫久,一鹭点沧波。

许史推华阅,欧韩策隽名。风流接南渡,步武到西清。玉帐劳筹笔,彤墀识履声。壮怀驰万里,谁坏国金城。

色美示来鉴,功成思去谋。桂棹与兰桨,羔袖而狐裘。夏姬宜去楚,妲己肯归击。恤纬寸心在,铸金千古求。

渊源正学富经纶,炳炳如丹一片心。中外久期还荷橐,江湖所至是棠阴。威声足使戎心慑,边腹休虞客气侵。指日玉阶清问及,盍思长策济当今。

烂醉非生涯,小人若甘醴。斧斤戕天和,狂药害正礼。可惜竹溪逸,吵饮颍之水。名教有余乐,公未知趣耳。

取土虽多术,知人在片谈。文书今倚重,谋议许相参。饵陋贾生五,策明刘蜕三。坤舆方厚载,朋利得西南。

南渡称名相,西来见嫡孙。蜀珍交友盛,雍国曲刑存。桂苑连鸣鹿,枫宸拟簉鵷。平生经济略,雅志在中原。

海宇材能盛,风云气类从。一贤居上介,千里折遐冲。咨事须孙楚,论诗得正封。城东未为好,终不似乌龙。

晓起炉烟一缕清,梵音缭绕槛轩行。须臾日上松梢了,又听斋钟相斋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