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419篇诗文) (8355条名句)

李曾伯介绍

李曾伯的生平

  曾通判濠州,迁军器监主簿 。淳祐二年(1242),迁太府卿、淮东制置使、知扬州。四年,兼淮西制置使。六年,落职予祠。九年,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兼广西转运使。次年,为京湖安抚制置使知江陵,进龙图阁学士。宝祐元年(1253),拜端明殿学士 。明年,进资政殿学士、四川宣抚使兼京湖制置大使,召赴阙,特赐同进士出身。累官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兼节制广南,移治静江 。开庆元年(1259),进观文殿学士。景定五年(1264 ),知庆元府 、沿海制置使 。咸淳元年(1265),为贾似道所嫉 ,褫职。五年,其子李杓刊其所著,时曾伯已卒。曾伯素知兵,所至有治绩,称南渡后名臣 。《宋史》有传。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 ,续稿八卷 ,续稿后十二卷。后人合名《可斋类稿》,内有词七卷。《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诗词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

李曾伯的成就

  李曾伯集中有诗、词、文。文多为奏疏表状之类。诗没有显著特色。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于词。其词今存 200余首,长调占绝大多数。作者是热心事功的用世之臣,自言"要流芳相期千载,肯区区徒恋片时欢?"(〔八声甘州〕《自和》)所以他的词不屑作莺娇燕昵之语,而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他自称"愿学稼轩翁"(〔水调歌头〕《寿刘舍人》),词的风格和内容也多有与稼轩相似之处。如〔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春去春来,潮生潮落,几度斜阳人倚楼。堪怜处,怅英雄白发,空敝貂裘","淮头虏尚虔刘,谁为把中原一战收",对景抒情,感慨身世,怀念中原,悲愤之意,宛然可见。前人评论他"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四库全书总目》),概括了可斋词的特点。但因不讲含蓄和议论过多,有些篇章流于粗豪,显得枯燥,形象性较差。有《可斋杂稿》34卷,《可斋续稿》前8卷,后12卷,并见于《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几历藩垣一节勤,归来两地会风云。调知白雪阳春别,香到黄花晚节闻。夷锹犹知问中立,朝廷惜竟老希文。台躔夜折空追叹,留得甘棠满楚郧。

淳熙公论盛槐门,文献依然故笏存。晋世昔闻期毕万,鲁人今喜见臧孙。交游半是清流望,趋向难为俗子论。久客诸侯宁郁郁,公卿元自出藩垣。

绿柳桥头旧酒炉,几番舣棹劳篙夫。恍疑风撤青帘去,敲尽荆扉闭不酤。

禅榻一觉睡,冬宵五更长。窗递清风入,枕边松柏香。

过错役三才,忧端万有斯。君恩知欲报,子难痛何追。我马方瘏矣,秋阳更暴之。原言行役者,当暑戒驱驰。

击楫同呼渡,勤公佐此州。边防新绩用,湖学旧源流。未了平若檄,还催向阙舟。君王方仄席,樯燕勿迟留。

慈恩得隽绿衣归,凡客南来罕似之。名氏已标希吕第,文化要继幼安诗。行登衮衮诸公上,毋鄙区区一尉卑。踏雪同来子先去,梦随鞭影过江湄。

今世儒宗一泰山,暂乘紫气下函关。主盟道学周程上,伯仲诗名李杜间。少府暂分肤使节,甘泉合在侍臣班。春江一碧平於掌,好趣牙樯待赐环。

纸被夜受用,布袍朝奏功。光阴半行客,气象一衰翁。何事朝伊夕,才非雨即风。年华苦相背,归去又匆匆。

休从太上问灵均,华发骎駸及此辰。万里斗槎难远问,一时星弁玷同寅。纵逢裨灶言何益,自断虞翻相己也。且喜岁星临宋分,今年颉利定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