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

刘长卿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409篇诗文)

刘长卿介绍

刘长卿的生平

  刘长卿,中国唐代诗人。字文房。因官至随州刺史,亦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祖籍宣城,郡望河间,后迁居洛阳。姚合《极玄集》卷下云刘长卿为“宣城人”;又中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五分述诸郡刘姓云:“考功郎中刘庆约,宣州人;孙长卿,随州刺史。”林宝稍早于姚合,所记一致,足消人疑。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诗集类著录《刘随州集》十卷,并云:“唐随州刺史宣城刘长卿文房撰”,当据林、姚二氏之说。然《新唐书·艺文志》云称刘长卿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唐才子传》袭云:“河间人”,又同卷李季兰条:“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河间大概指其郡望而言。长卿一族,何时迁洛阳,殆不可考。及观刘集,知洛阳故业萦怀于中,感情甚深,断非居日浅短者可比。刘长卿《旧唐书》、《新唐书》都没有传记,关于他的生卒年,一直未有确考。闻一多认为其生年为公元709年,傅璇琮认为是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还有其它的说法。卒年,一般认为是在789至791年之间;也就是说,刘长卿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刘长卿为年轻时在嵩山读书,742-746年(唐玄宗天宝)间登进士第。一说755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刘长卿可能才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便爆发安史之乱了。

  756年,唐肃宗即位,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不久被诬入狱,遇大赦获释。

  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正月,摄(代理)海盐令。

  760年(上元元年)春,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但刘长卿并未到南巴实际任职。

  761年(上元二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苏州接受“重推”,旅居江浙。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

  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又受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世称“刘随州”。

  784年(兴元元年)和785年(贞元元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期间离开随州。

  刘长卿离开随州后,大约流寓江州,晚岁入淮南节度使幕。约卒于790(唐贞元六年)前后。

萧条金陵郭,旧是帝王州。日暮望乡处,云边江树秋。楚云不可托,楚水只堪愁。行客千万里,沧波朝暮流。迢迢洛阳梦,独卧清川楼。异乡共如此,孤帆难久游。

到此机事遣,自嫌尘网迷。因知万法幻,尽与浮云齐。疏竹映高枕,空花随杖藜。香飘诸天外,日隐双林西。傲吏方见狎,真僧幸相携。能令归客意,不复还东溪。

粉壁衡霍近,群峰如可攀。能令堂上客,见尽湖南山。青翠数千仞,飞来方丈间。归云无处灭,去鸟何时还。胜事日相对,主人常独闲。稍看林壑晚,佳气生重关。

对酒心不乐,见君动行舟。回看暮帆隐,独向空江愁。晴云淡初夜,春塘深慢流。温颜风霜霁,喜气烟尘收。驰馹数千里,朝天十二楼。因之报亲爱,白发生沧洲。

星使三江上,天波万里通。权分金节重,恩借铁冠雄。梅吹前军发,棠阴旧府空。残春锦障外,初日羽旗东。岸柳遮浮鹢,江花隔避骢。离心在何处,芳草满吴宫。

任重兼乌府,时平偃豹韬。澄清湘水变,分别楚山高。花对彤襜发,霜和白雪操。黄金装旧马,青草换新袍。岭暗猿啼月,江寒鹭映涛。豫章生宇下,无使翳蓬蒿。

访旧山阴县,扁舟到海涯。故林嗟满岁,春草忆佳期。晚景千峰乱,晴江一鸟迟。桂香留客处,枫暗泊舟时。旧石曹娥篆,空山夏禹祠。剡溪多隐吏,君去道相思。

主第人何在,重阳客暂寻。水馀龙镜色,云罢凤箫音。暗牖藏昏晓,苍苔换古今。晴山卷幔出,秋草闭门深。篱菊仍新吐,庭槐尚旧阴。年年画梁燕,来去岂无心。

王事相逢少,云山奈别何。芳年临水怨,瓜步上潮过。客路方经楚,乡心共渡河。凋残春草在,离乱故城多。罢战逢时泰,轻徭伫俗和。东西此分手,惆怅恨烟波。

手诏来筵上,腰金向粉闱。勋名传旧阁,蹈舞著新衣。白社同游在,沧洲此会稀。寒笳发后殿,秋草送西归。世难常摧敌,时闲已息机。鲁连功可让,千载一相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