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

刘长卿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409篇诗文)

刘长卿介绍

刘长卿的生平

  刘长卿,中国唐代诗人。字文房。因官至随州刺史,亦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祖籍宣城,郡望河间,后迁居洛阳。姚合《极玄集》卷下云刘长卿为“宣城人”;又中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五分述诸郡刘姓云:“考功郎中刘庆约,宣州人;孙长卿,随州刺史。”林宝稍早于姚合,所记一致,足消人疑。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诗集类著录《刘随州集》十卷,并云:“唐随州刺史宣城刘长卿文房撰”,当据林、姚二氏之说。然《新唐书·艺文志》云称刘长卿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唐才子传》袭云:“河间人”,又同卷李季兰条:“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河间大概指其郡望而言。长卿一族,何时迁洛阳,殆不可考。及观刘集,知洛阳故业萦怀于中,感情甚深,断非居日浅短者可比。刘长卿《旧唐书》、《新唐书》都没有传记,关于他的生卒年,一直未有确考。闻一多认为其生年为公元709年,傅璇琮认为是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还有其它的说法。卒年,一般认为是在789至791年之间;也就是说,刘长卿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刘长卿为年轻时在嵩山读书,742-746年(唐玄宗天宝)间登进士第。一说755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刘长卿可能才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便爆发安史之乱了。

  756年,唐肃宗即位,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不久被诬入狱,遇大赦获释。

  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正月,摄(代理)海盐令。

  760年(上元元年)春,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但刘长卿并未到南巴实际任职。

  761年(上元二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苏州接受“重推”,旅居江浙。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

  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又受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世称“刘随州”。

  784年(兴元元年)和785年(贞元元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期间离开随州。

  刘长卿离开随州后,大约流寓江州,晚岁入淮南节度使幕。约卒于790(唐贞元六年)前后。

见君风尘里,意出风尘外。自有沧洲期,含情十馀载。深居凤城曲,日预龙华会。果得僧家缘,能遗俗人态。一身今已适,万物知何爱。悟法电已空,看心水无碍。且将穷妙理,兼欲寻胜概。何独谢客游,当为远公辈。放舟驰楚郭,负杖辞秦塞。目送南飞云,令人想吴会。遥思旧游处,仿佛

故人河山秀,独立风神异。人许白眉长,天资青云器。雄辞变文名,高价喧时议。下笔盈万言,皆合古人意。一从负能名,数载犹卑位。宝剑诚可用,烹鲜是虚弃。昔闻在河上,高卧自无事。几案终日闲,蒲鞭使人畏。顷因岁月满,方谢风尘吏。颂德有舆人,荐贤逢八使。栖鸾往已屈,驯雀

风流一才子,经史仍满腹。心镜万象生,文锋众人服。顷游灵台下,频弃荆山玉。蹭蹬空数年,裴回冀微禄。朅来投笔砚,长揖谢亲族。且欲图变通,安能守拘束。本持乡曲誉,肯料泥涂辱。谁谓命迍邅,还令计反覆。西戎今未弭,胡骑屯山谷。坐恃龙豹韬,全轻蜂虿毒。拂衣从此去,拥传

江海今为客,风波失所依。白云心已负,黄绶计仍非。累辱群公荐,频沾一尉微。去缘焚玉石,来为采葑菲。州县名何在,渔樵事亦违。故山桃李月,初服薜萝衣。熊轼分朝寄,龙韬解贼围。风谣传吏体,云物助兵威。白雪飘辞律,青春发礼闱。引军横吹动,援翰捷书挥。草映翻营绿,花临

宋侯人之秀,独步南曹吏。世上无此才,天生一公器。尚甘黄绶屈,未适青云意。洞澈万顷陂,昂藏千里骥。从宦闻苦节,应物推高谊。薄俸不自资,倾家共人费。顾予倦栖托,终日忧穷匮。开口即有求,私心岂无愧。幸逢东道主,因辍西征骑。对话堪息机,披文欲忘味。壶觞招过客,几案

仲父王佐材,屈身仇香位。一从理京剧,万事皆容易。则知无不可,通变有馀地。器宇溟渤宽,文锋镆铘利。憧憧洛阳道,日夕皇华使。二载出江亭,一心奉王事。功成良可录,道在知无愧。天府留香名,铨闱就明试。赋诗皆旧友,攀辙多新吏。彩服辞高堂,青袍拥征骑。此行季春月,时物

迢递太行路,自古称险恶。千骑俨欲前,群峰望如削。火云从中出,仰视飞鸟落。汗马卧高原,危旌倚长薄。清风竟不至,赤日方煎铄。石枯山木燋,鳞穷水泉涸。九重今旰食,万里传明略。诸将候轩车,元凶愁鼎镬。何劳短兵接,自有长缨缚。通越事岂难,渡泸功未博。朝辞羊肠阪,夕望

元生实奇迈,幸此论畴昔。刀笔素推高,锋芒久无敌。纵横济时意,跌宕过人迹。破产供酒钱,盈门皆食客。田园顷失计,资用深相迫。生事诚可忧,严装远何适。世情薄恩义,俗态轻穷厄。四海金虽多,其如向人惜。迢递朗陵道,怅望都门夕。向别伊水南,行看楚云隔。繁蝉动高柳,匹马

与子颇畴昔,常时仰英髦。弟兄尽公器,诗赋凌风骚。顷者游上国,独能光选曹。香名冠二陆,精鉴逢山涛。且副倚门望,莫辞趋府劳。桃花照彩服,草色连青袍。征马临素浐,离人倾浊醪。华山微雨霁,祠上残云高。而我倦栖屑,别君良郁陶。春风亦未已,旅思空滔滔。拙分甘弃置,穷居

客心暮千里,回首烟花繁。楚水渡归梦,春江连故园。羁人怀上国,骄虏窥中原。胡马暂为害,汉臣多负恩。羽书昼夜飞,海内风尘昏。双鬓日已白,孤舟心且论。绣衣从此来,汗马宣王言。忧愤激忠勇,悲欢动黎元。南徐争赴难,发卒如云屯。倚剑看太白,洗兵临海门。故人亦沧洲,少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