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珂

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496篇诗文)

岳珂介绍

岳珂的文学成就

  岳珂著述甚富。居于金佗坊时,因痛恨祖父被秦桧陷害,著有《吁天辩诬》、《天定录》等书,结集为《金佗粹编》(28卷,续编30卷),为岳飞辩冤,是研究岳飞的重要资料。又著有《桯史》15卷、《玉楮集》8卷、《棠湖诗稿》1卷、《续东几诗余》、《小戴记集解》(稿佚)、《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1卷等。嘉定七年(公元1214),在嘉兴曾主修《嘉禾志》(未成书)。《桯史》以辨明“公是公非”为目的,通过对南宋朝野各阶层人物的言行的记载,表现了他对主战派和投降派人物的鲜明爱憎。书中所载之事,大都翔实可信。如《乾道受书礼》、《(范石湖)一言悟主》、《开禧北征》等条,可补史传之阙。其中对文人轶事的记载,诗文作品的转录,可资辑佚、校勘,也有助文学史研究。

  所著《玉楮集》8卷,有《三恬堂丛书》本。《棠湖诗稿》1卷,有《丛书集成》本。《金陀粹编》28卷,《续编》30卷,有清刊本。《愧郯录》15卷,有《四部丛刊》本。另有《宋少保岳鄂王行实编年》2卷,有《明辨斋丛书》本。《宝真斋法书赞》28卷,有《丛书集成》本。《桯史》有《四部丛刊》影元刊本、中华书局1981年点校本。

  岳珂诗集有《棠湖诗稿》1卷,收宫词100首,作于端平元年(公元1234)同年编纂《岳氏宗谱》。宫词原系歌咏宫闱生活的词体,他因侄子自汴从军而归,追想东京盛时,写下了这组诗以系哀思。但诗中所写,有与事实不符的,《四库全书总目》疑为后人拟作,嫁名于珂。又有《玉楮集》8集,收嘉熙二年(公元1238)至四年(公元1240)的诗作共385篇。他的诗缺乏社会内容,仅有1篇《夏旱三首》写到农家生活。其他作品“虽时伤浅露”,“而轩爽磊落,气格亦有可观”(《四库全书总目·玉楮集》)。

岳珂的评价

  明万历年间,岳飞后裔岳元声建岳王祠(祠址在今嘉兴城区三塔路),内供有岳珂亲制的铜爵,上镌“精忠报国”4字,为岳珂书。南宋后,铜爵曾几次失而复得。清道光时,铜爵复存祠中。抗日战争前曾在杭州展出,抗日战争期间遗失。建国后,岳王祠坍废。岳珂在嘉兴的遗物还有“洗鹤石池”,今与“松化石”一起放置在南湖烟雨楼宝梅亭西侧。岳氏后裔散居在今嘉兴郊区建设乡旧岳村及桐乡市濮院镇。

岳珂的藏书故实

  为官之余,肆力于典籍和古物的收藏,曾到中原各地收集北宋文物典章,尤其是对北宋历代皇帝大臣的御笔和翰墨,编为《宝真斋法书赞》28卷。家富藏书,乃以家藏旧刻,设“相台家塾”,最知名刊刻《九经》、《三传》、《孟子注附音义》10卷、《论语集解附音义》10卷。以越中旧本注疏,参并兴国于氏、建安余仁仲本,凡20本,对音释注疏,反复参订,命良工入梓。后世推为善本。所撰《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于书本、字画、注文、音释、句读,脱简考异,皆罗列条目,详审精确。姚名达论“校勘学、版本学、刊刻学之确立,皆自兹始也”。其后贾似道刊《九经》,亦以数十种版本比较,雇百余人任校正,然独删落注疏,不及岳珂。著述甚多,因痛念祖父遭诬害,著有《吁天辩诬》、《天定录》等书,结集为《金陀粹编》28卷,续编30卷、《天定录》等。另有《桯史》15卷、《媿郯录》15卷、《玉楮集》8卷、《三命指迷赋补注》、《棠湖诗稿》1卷、《小戴记集解》(稿佚)《续东几诗余》、《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1卷等。

碧梧正耐雪溪秋,况是西风送客舟。华宴虽思奉婪尾,粗官何敢作遨头。达尊谅识诗囊意,负约仍输酒斛筹。想见尊前列红袖,可怜无分听梁州。

珥貂佩玉之舒徐兮。引笔行墨这丰腴兮。阅世论人以其书兮。尚可以想应元之初兮。

池边历平蹊,果下动游鞚,一笑未心领,万象徒目送。渊渟历危槛,目景眩华栋。閒情晻不舒,倦思悄如瞢。忽惊鹊噪檐,恍类鸡发瓮。坐开苍玉壁,平揖青瑶峒。畴昔果安在,奔走比岳贡。仰观箭括门,广宇豁晴雾。右开车箱谷,盘道陟微{衔去金加同}。中天隐日月,遥海插螮蝀。居然{

笔健而奇,而纸素犹近时。彼摹者吾不能知其为谁。忘筌与蹄,庶几得之。

旧说金为土,今闻银灌城。古人真作事,后世只虚名。筹策虽曾立,{外厂内敖}仓竟未成。道旁谁筑室,吾欲诵坻京。

呜呼死生,如一旦暮。达观其大,等视来去。如古之圣贤,所谓曳杖山木之歌,启手渊冰之语,其皆超然知所处矣。手泽之存,慨其孺慕。赞诗不文,以配陟岵。

道之在人,日用皆其事也。待物必诚,所以达乎义也。延平之津,伊洛之涯涘也。笔端波澜,亦可想其似也。

帖中月字用武后书体,因其时也。魏字纷如葩叶之当风,转而奇也。遡晋千年,如极如驰也。既宜于今,而于古亦师也。既变于己,而于人亦资也。米芾有言,功名不如翰墨,抗少保而跻之,谓五王其卑也。予固从而贵其帖,而亦未暇辨其是非也。

仲氏既不能定其名,经行又不能指其地。睹奇逸于笔势,想溪山于诗意,瞭然景物之皆备,又何必吾身之亲至也。

诗以情寄,而拳拳首子侄之示。又使之宝而勿弃,亦足以见其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