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220篇诗文)
泽国舟车接,关门雨雪乖。春天行故楚,夜月下清淮。讲易居山寺,论诗到郡斋。蒋家人暂别,三路草连阶。
澤國舟車接,關門雨雪乖。春天行故楚,夜月下清淮。講易居山寺,論詩到郡齋。蔣家人暫別,三路草連階。
从宦舟行远,浮湘又入闽。蒹葭无朔雁,柽栝有蛮神。传吏闲调象,山精暗讼人。唯须千树橘,暂救李衡贫。
從宦舟行遠,浮湘又入閩。蒹葭無朔雁,檉栝有蠻神。傳吏閑調象,山精暗訟人。唯須千樹橘,暫救李衡貧。
重江不可涉,孤客莫晨装。高木莎城小,残星栈道长。袅猿枫子落,过雨荔枝香。劝尔成都住,文翁有草堂。
重江不可涉,孤客莫晨裝。高木莎城小,殘星棧道長。嫋猿楓子落,過雨荔枝香。勸爾成都住,文翁有草堂。
争途苦不前,贫病遂连牵。向暮同行客,当秋独长年。晚花唯有菊,寒叶已无蝉。吏部逢今日,还应瓮下眠。
爭途苦不前,貧病遂連牽。向暮同行客,當秋獨長年。晚花唯有菊,寒葉已無蟬。吏部逢今日,還應甕下眠。
蜀门云树合,高栈有猿愁。驱传加新命,之官向旧游。晨装逢酒雨,夜梦见刀州。远别长相忆,当年莫滞留。
蜀門雲樹合,高棧有猿愁。驅傳加新命,之官向舊遊。晨裝逢酒雨,夜夢見刀州。遠別長相憶,當年莫滯留。
头白禅师何处还,独开兰若树林间。鬼因巫祝传移社,神见天人请施山。猛虎听经金磬动,猕猴献蜜雪窗闲。新斋结誓如相许,愿与雷宗永闭关。
頭白禪師何處還,獨開蘭若樹林間。鬼因巫祝傳移社,神見天人請施山。猛虎聽經金磬動,獼猴獻蜜雪窗閑。新齋結誓如相許,願與雷宗永閉關。
高僧无迹本难寻,更得禅行去转深。青草湖中看五老,白云山上宿双林。月明潭色澄空性,夜静猿声证道心。更说谢公南座好,烟萝到地几重阴。
高僧無跡本難尋,更得禪行去轉深。青草湖中看五老,白雲山上宿雙林。月明潭色澄空性,夜靜猿聲證道心。更說謝公南座好,煙蘿到地幾重陰。
南陌晴云稍变霞,东风动柳水纹斜。园林带雪潜生草,桃李虽春未有花。幸接上宾登郑驿,羞为长女似黄家。今朝一望还成暮,欲别芳菲恋岁华。
南陌晴雲稍變霞,東風動柳水紋斜。園林帶雪潛生草,桃李雖春未有花。幸接上賓登鄭驛,羞為長女似黃家。今朝一望還成暮,欲別芳菲戀歲華。
汉主金门正召才,马卿多病自迟回。旧山暂别老将至,芳草欲阑归去来。云在高天风会起,年如流水日长催。知君素有栖禅意,岁晏蓬门迟尔开。
漢主金門正召才,馬卿多病自遲回。舊山暫別老將至,芳草欲闌歸去來。雲在高天風會起,年如流水日長催。知君素有棲禪意,歲晏蓬門遲爾開。
鸟鸣花发空山里,衡岳幽人藉草时。既近浅流安笔砚,还因平石布蓍龟。千寻楚水横琴望。万里秦城带酒思。闻说潘安方寓直,与君相见渐难期。
鳥鳴花發空山裏,衡嶽幽人藉草時。既近淺流安筆硯,還因平石布蓍龜。千尋楚水橫琴望。萬裏秦城帶酒思。聞說潘安方寓直,與君相見漸難期。
出自《横吹曲辞·雨雪曲》
出自《相和歌辞·度关山》
出自《相和歌辞·乌栖曲》
出自《杂曲歌辞·春游乐二首》
出自《杂曲歌辞·妾薄命三首》
出自《琴曲歌辞·王敬伯歌》
出自《杂曲歌辞·千里思》
出自《杂曲歌辞·荆州泊》